飲食健康★中風復健黃金期 重回生活關鍵

中風復健黃金期 重回生活關鍵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位59歲婦人,過去除了高血壓以外沒有什麼病史,有一天,她突然左側肢體無力、走路跌倒,緊急送至醫院急診,經醫師檢查後確診為急性缺血性中風,經住院處置後病況穩定,即協助她進行復健治療。

中風易產生併發症 肩膀脫位、褥瘡

苗栗大順醫院復健科醫師郭芝蘭表示,中風常造成部分失能的問題,像是肢體無力、感覺異常、講話口齒不清、失語症、吞嚥困難、大小便失禁、認知功能障礙、甚至導致癱瘓,同時也容易產生一些併發症,例如:肩膀脫位或疼痛、關節攣縮、吸入性肺炎、褥瘡等,因此復健對中風患者非常重要,尤其中風半年內更是復健的黃金期。

儀器治療、肌力訓練等物理治療

為讓中風患者獲得良好的恢復狀況,醫師會根據病人的病情、失能情況以及病人中風前的生活與工作狀態,來制定完善的復健計畫,安排適當的物理、職能或語言治療,治療內容包含,給予患者儀器治療、誘發技術、肌力訓練及運動等物理治療,讓患者在粗大動作上能快速恢復。

另外,在職能訓練部分會針對個案需求,設計符合其能力的治療性任務,利用認知圖卡、洞洞板、筷子、湯匙、曬衣夾等日常生活用品,來訓練認知能力、精細動作及日常生活功能,以強化自理的獨立性,幫助病人能更快回歸正常生活。

8成以上 復健後能恢復生活功能

早期復健介入能預防併發症發生,有些無法達成的功能缺失,則可以用輔具或居家環境改造來協助,因此,大於8成以上的中風病患,經由復健的幫助都能恢復一定程度的日常生活功能與行動能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寒流將來襲,紫爆拉警報,不僅有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的人容易會遭受隱形殺手PM2.5的影響,醫師提醒,及早預防PM2.5的侵擾,以免慢性支氣管炎、氣喘、久咳不癒及過敏等呼吸道疾病,在冬天悄悄上身,影響健康。 空氣品質差 支氣管炎、氣喘患者增加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一般...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位2歲小朋友因為兩眼大小不一前來就診,經詳細檢查後確認是先天性眼瞼下垂,由於下垂程度已經遮蓋到瞳孔,嚴重到會影響視力而造成以後弱視,我們進行「提眼瞼肌拉提手術」來矯正,術後小朋友再也不須用力提高眉毛,仰頭抬下巴看東西,也不會因為瞳孔被下垂眼皮遮蓋而耽誤眼睛重要的發...

閱讀詳情 »

現今正值流感高峰季節,除了施打流感疫苗之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飲食均衡、規律作息以提高免疫力,杜絕流感侵襲。不過你是否也好奇,真的只要接種流感疫苗後,就能100%預防流感?若非如此,又該如何提升個人的防護力呢? A、B型 季節性流行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李彥儀指出,造成人類感染的流感病毒主...

閱讀詳情 »

「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人們總喜歡用眼皮跳動的頻率與位置,來預測每日的運勢。但有時候,眼皮跳動卻伴隨著痠痛且睜不開的感覺,無法使力的雙眼,常造成患者莫大的恐懼。 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兆煒表示,若持續出現這樣的症狀,有可能是罹患了「眼瞼痙攣」。 壓力與咖啡因 陳兆煒醫師提出,眼瞼痙攣是由於控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