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治療不掉髮! 新分類法免化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乳癌一定要做化學治療嗎?答案其實是否定的。一名在台求學的30歲日籍女子,因為在童綜合醫院檢查發現左邊乳房有1.8公分的腫瘤,且證實為乳癌,她與家人商量後返回日本就醫,經評估後只需要進行內分泌治療,消除因恐懼抗拒治療的心態;她目前已回到台灣繼續求學,並由童醫院乳房中心于家珩主任彙整日本醫院轉診的資料,以國際接力方式繼續治療這名患者,讓病人的療程不受中斷。

台灣女性乳癌發生率逐年升高,讓不少女性一提到乳癌就頭皮發麻、提心吊膽。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地區乳癌發生率為女性好發癌症第一位,每年都會新增將近1萬例女性乳癌病患,死亡率更位居女性癌症死亡率第四位。一旦罹患乳癌,許多人心中第一個念頭就是化療後,會開始身體虛弱、噁心嘔吐,更可怕的是頭髮掉光光,無法見人!

童醫院乳房中心于家珩主任表示,隨著分子生物學突飛猛進的發展,乳癌的治療也有不一樣的思維。以往只將乳癌分為原位癌與侵襲性癌,不但未細分類,且多以化學治療為主;而最新的治療方法是以乳癌的分子分型為依據,來判斷乳癌的生物學特性,做為臨床診斷及治療依據。

目前利用乳癌基因表現的差異可把乳癌分成管狀A型(Luminal A)、管狀B型(Luminal B)、Her-2過度表現型(Her-2陽性)、以及有「三陰性乳癌」之稱的類基底細胞型(Basal-like)4種分子分型。

于家珩主任說明,不同分子分型的乳癌具有不同的基因表現,對各類治療的反應及預後也都不相同。目前以管狀A型乳癌的預後最佳,除了手術之外,以內分泌治療為主,像是案例中的這名日籍女病患就是管狀A型乳癌,因此不需要化學治療。

于家珩也提醒,民眾平時可在經期過後2天進行乳房檢查,站在鏡子前將兩手抬高檢查乳房是否有高低、大小、變形、隆腫、凹陷等異樣,並注意乳頭有無變形、潰爛;檢查乳房是否有硬塊或腫瘤,並輕輕擠壓乳頭,注意是否有分泌物排出;倘若發現任何異狀,都應該盡速就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86

相關推薦

我們常說吃吃喝喝,可見「喝」與吃飯同等重要。對於「喝」,平時我們多數人只會想到茶、水、酒。其實喝的範圍很廣,花草茶、紅糖水、蔬果汁、雞湯、粥、蛋白粉等用水沖泡、液體狀的東西都叫「喝」。 民間有「民以食為天,食以飲為先」之說。可是,你真的喝對了嗎?你是不是想喝什麼就喝什麼,想怎麼喝就怎麼喝? &nbs...

閱讀詳情 »

乳癌是最常見婦女疾病之一,每年全球都有超過一百萬的婦女被診斷出罹患乳癌。特別是以下民眾,更是罹患乳癌的高危險群: ●母親、姊妹中有乳癌病史●卵巢癌及大腸癌患者●未曾生育、或年過35歲之後才初次生育●停經後發胖●子宮內膜癌患者●胸部經放射線治療●長期服用避孕藥●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多次人工流產●飲酒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打開繪本,可愛的畫風,描述的是許多乳癌復發姊妹們的真實心路歷程,台大醫院黃俊升醫師指出,台灣目前每年新增約11,305名乳癌患者,就算早期發現與治療,每四人仍有一人可能在診斷且治療成功後的5年,再度面臨疾病復發轉移的衝擊。再次面對疾病,乳癌姊妹們心理壓力往往比初次得知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白內障手術在近二、三十年來的發展下,隨著手術方式、機器設備及人工水晶體的長足進步,已變成一個成熟、精密、安全且術後效果良好的手術。 黃色人工水晶體免藍光傷害但影響變色能力 近年來,藍光對於視網膜黃斑部的漸進傷害受到醫界及大眾的關注,眼科醫師郭淑純表示,因此,市面上出現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