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溼大不同! 黃斑部病變莫輕忽

乾溼大不同! 黃斑部病變莫輕忽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黃斑部病變也有乾濕之分?!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平均每10位65歲以上老年人口中,就有1人患有黃斑部病變,其中,約有9成的患者,是屬於症狀較輕微的乾性黃斑部病變。醫師提醒,雖然乾性黃斑部病變大多不需要治療,只要保養和觀察即可,但若是輕忽,很容易就會惡化變成症狀較嚴重的濕性黃斑部病變。

一般來說,老年性黃斑部依是否產生脈絡膜新生血管,可分為乾性(wet AMD)和濕性(dry AMD)兩種類型。振興醫院眼科部主任暨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前理事長劉榮宏醫師解釋,還未形成脈絡膜新生血管者屬於乾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通常對視力影響較小;但時日一久,仍有可能惡化為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而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在黃斑部下方會有異常血管生長,滲漏血液並產生積液,可能會因脈絡膜新生血管而產生黃斑部水腫、出血等現象,造成疤痕及永久視力損傷。值得慶幸的是,約有90%的黃斑部病變是屬於乾性,只是退化僅需要觀察追蹤。

劉榮宏醫師進一步說明,乾性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常見的症狀有視線變的黯淡、模糊,看東西時變得沒那麼明顯,閱讀時會有些困難,容易被誤認為是老花眼;而濕性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則會有視野中央出現灰灰黑黑的、扭曲變形等現象,常被誤以為是白內障引起。

「目前的治療主要都是針對新生血管有漏水和出血的患者,因此乾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大多都是以保養為主。」劉榮宏醫師提醒,門診上常遇到很多患者都是等到視力嚴重喪失、家屬發現後才就醫,甚至有民眾因為黃斑部病變,看東西有黑影而誤以為自己看到好兄弟。其實,只要發現視力突然急速減退、視野中央扭曲變形、看東西有黑影,就是黃斑部產生病變的症狀,應盡速尋求視網膜專科醫師的協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10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2月下旬前去卡達工作的20多歲台灣女性,3月8日出現喉嚨痛、流鼻水、失去味覺等症狀,10日在當地確診接受治療,4月8日2採陰在當地治療結束,22日回到宿舍,5月3日回國入境主動告知曾確診,機場立刻採檢送至集中檢疫,4日檢驗陰性由防疫專車送回家,但因腹瀉5日再採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目前檢測新冠肺炎,目前仍採用核酸檢測(PCR),雖然準確率高,但耗費時間與成本也都最高,要用核酸檢測找出新冠無症狀感染者,非常耗時耗力。國內生技公司開發出新冠肺炎抗體快篩試劑,僅需10分鐘就能確認血液有無新冠抗體,是否曾經感染新冠,新快篩試劑目前正在衛福部食藥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擔心旅遊會被傳染,加上外出都需要戴口罩,讓民眾出門意願降低許多,選擇待在家裡看電視、滑手機來度過假日。現代人大多坐在辦公室工作,假日又久坐在家,長期久坐下來,不僅會導致腰酸背痛、肌肉減少,更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良影響。 研究顯示,久坐是發生心血管疾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據衛生福利部統計,C型肝炎病患有25%會進展成肝硬化,甚至每年有3%至5%會有肝癌風險;然而C肝沒有疫苗,唯找出患者並治療,才能有效滅除。雲林縣去年首次口湖鄉的C肝微根除計畫效果良好,今年針對C肝高盛行區口湖鄉及四湖鄉進行精準式C肝篩檢,希望找出潛在患者並治療,攜手對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