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使用前中後 選用塑膠奶瓶有法寶

使用前中後 選用塑膠奶瓶有法寶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到底該買玻璃奶瓶還是塑膠奶瓶呢?」新手媽媽小敏站在一堆奶瓶前左思右想,玻璃奶瓶的好處是不易產生化學物質、耐熱度高且易清洗,但又想讓寶寶學習拿材質比較輕的塑膠奶瓶,外出攜帶也比較方便,那麼該如何選購及使用才安全呢?
藥署建議,運用「使用前中後三法則」,可以買到理想的塑膠材質奶瓶。
使用前:購買具完整標示、信譽良好之產品購買時應選擇信譽良好、來源明確的奶瓶,產品上應明確標示「品名」、「材質名稱及耐熱溫度」、「淨重、容量或數量」、「國內負責廠商之名稱、電話號碼及地址」、「原產地(國)」等。另外在奶瓶瓶身處需再加標「材質名稱及耐熱溫度」。完整標示的塑膠材質奶瓶,代表廠商對該產品責任的一種表現。
使用中:注意材質特性,使用塑膠材質奶瓶時,應特別注意標示上的材質特性、耐熱溫度及使用注意事項並遵照使用。市售塑膠類奶瓶材質包括 PES、PP、PPSU 及矽膠,皆是可以耐熱 100 度 C 以上的材質,但要注意加熱時是否超過耐熱溫度,更要避免用奶瓶盛裝乳汁外的高酸鹼食物。
使用後:確實清潔、定期更換使用奶瓶後,應確實以中性洗潔劑清洗內容殘留物並晾乾,並依照使用奶瓶情況訂定更換頻率,發現有刮傷、霧面或變形則應立即更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5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50歲周小姐5年前因牙痛看牙,有磨牙、顳顎關節等問題,甚至接受根管治療,後來才發現是偏頭痛造成,每次偏頭痛發病前兆,會看見閃光、流星,發作從太陽穴、牙齒顳顎關節、後頸部、肩膀痛到覺得身體不是自己的,須躺在床上3-4小時緩解,尤其是天氣變化,容易偏頭痛,每天多次使用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長期推廣國際整形醫療合作不遺餘力,繼去年與韓國、泰國以及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簽署完成互惠合作MOU後,更在今年8/30日,與歷經多時磋商協調的新加坡整形外科醫學會,也簽署完成互惠合作MOU,為台灣整形醫療國際合作再下一城。台灣整形外科醫療水準享譽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74歲的李阿姨有一個說不出口的困擾,大約五年前開始,她感覺到下腹部有下墜感,陰道口會摸到一個如乒乓球大小的突出物。隨著時間過去,突出物愈來愈大,約有棒球般大小,才不得不到醫院就診。醫生內診後告訴李阿姨這叫做「骨盆腔器官脫垂」,不僅子宮,就連膀胱與直腸都跟著從陰道掉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提到腫瘤還能談笑風生,62歲林先生先前體重驟降7公斤,就醫發現13公分腫瘤還肺轉移,病兆危險不能動手術,擔心化療副作用最後只能靠藥物治療,直到新型免疫治療才讓他腫瘤消失,鬼門關前走一遭。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侯明模醫師說,當時跟林先生討論後,提供第一線先用標靶藥物或是直接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