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免疫療法辨識癌細胞 癌症痊癒成目標!

免疫療法辨識癌細胞 癌症痊癒成目標!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癌症一定是「不治之症」嗎?以往對於無法開刀治療的癌症,就只能化療亦或搭配標靶治療,但總有程度不一的治療副作用、且存在效果不彰或存活率低的問題。隨著「免疫療法」的出現,癌症治療將邁入新時代,更開啟癌症患者的長期存活關鍵,疾病有機會獲得長期療效,甚至是身為醫者努力追尋的目標:「痊癒」。

新光醫院血液腫瘤科賴泓誌醫師表示,曾有患者因長期下背痛至新光醫院求診,檢查發現骨頭有不明病灶,沒想到最後竟確診為黑色素瘤第四期,腫瘤已擴及全身,無法開刀治療。一般來說,轉移性黑色素瘤對傳統化療及放療反應差。還好,研究發現「免疫療法」能有效控制黑色素瘤,患者接受醫師建議嘗試新治療,患者等於多了另一項治療選擇。賴泓誌醫師特別強調,黑色素瘤的臨床表現在臺灣,病灶常出現於手腳指端,如指甲下方或掌面等,值得國人特別留意。

過去,面對晚期癌症病患的治療目標大多為控制疾病,即不讓癌細胞再轉移或惡化,賴泓誌醫師說明,現在最新的癌症免疫療法,原理則是讓毒殺性T細胞活化(抑制CTLA-4),加強免疫系統,進而攻擊體內癌細胞,由於免疫系統具有記憶性,所以免疫抑制劑(CTLA-4 inhibitor)可以短期使用4劑,達到期待10年長期存活的效果,使患者疾病獲得臨床上「痊癒」的可能性。

賴泓誌醫師解釋,免疫療法可望成為未來癌症的標準治療,目前已於國內衛福部取得黑色素瘤適應症,而在肺癌、腎臟癌等疾病已獲得突破性進展。今年五月底於美國舉辦的全球癌症年度大會中有學者提出,針對黑色素瘤病患使用兩種免疫治療組合可以達到更佳的疾病控制;甚至於國人的國病肝癌上,初期臨床研究也顯示令人期待的治療成積。

未來,新的免疫治療藥物也會相繼加入,期待新的藥物得以將過去無法長期控制的癌症,逐漸轉變成為慢性疾病一般,大幅減輕患者身心負擔,造福廣大民眾。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64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6歲男性,因左側口腔腫瘤採以切除手術、合併左側頸部淋巴組織清除手術與放射治療,但因術後疼痛,導致每日習慣將頭頸部及身體往右側躺,20多年後,側頭頸部疼痛、右側上肢也因此疼痛麻木無力,嚴重影響睡眠品質。長期側睡 56男頭頸部疼痛上肢麻木男子到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就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中秋月圓人團圓,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中秋將至,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社區醫療部長期關懷獨居老人,照慣例在佳節前夕一一拜訪長輩們話話家常並獻上祝賀禮品,透過有溫度的關懷表達對長輩們的重視,希望每位長輩也能感受過節喜樂的氛圍。獨居長輩健康管理 定時居家訪視聖馬爾定醫院社區醫療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桃園報導】女性天生尿道較男性短,不少歷經過多次懷孕生產或動過骨盆腔手術的婦女,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支撐力降低,只要有打噴嚏、大笑、原地跳躍或跑步等較大動作,就會造成不自主尿液滲漏的尿失禁現象。藝人Ella在臉書上自曝產後長期受到尿失禁困擾,經診斷為「應力性尿失禁及膀胱脫垂第2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隆乳技術日新月異,美觀與安全缺一不可。東京風采整形外科院長張大力醫師首度在臺大醫學中心公開教學示範「日式5D隆乳免按摩技術」,此獨家技術由專精隆乳手術20年以上的張大力醫師所創,打破傳統隆乳思維。日式安全隆乳不只是填充物的選擇,術前乳房超音波檢查評估、術中首創內視鏡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