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免疫系統疾病 中醫藥調理有成效!

免疫系統疾病 中醫藥調理有成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24歲女性紅斑性狼瘡病人,確定診斷已經數年,多數症狀穩定,但血小板一直低落,105年3月來診時,更低落至6000之譜(正常需在14萬以上),經過一個月的中醫調理,在未輸入血小板狀況下,快速回復到8萬5000,近期更回復到在12萬上下。另一位男性紅斑性狼瘡病人,面部有典型蝴蝶斑,經過一個月的中醫調理,迅速地消除,近來皮膚已經將近正常。

多數病人以西藥控制症狀

台灣相當盛行的免疫系統疾病,影響範圍從年輕人到老人皆有,輕者口乾眼乾、重者心腎皆有疾病危及生命。而大多數病人發病後,以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控制,症狀可維持輕中程度。

許多病人有長期服藥困擾

科學研究的確帶給臨床治療相當大的突破進展,過去使用類固醇治療常見的水牛肩、月亮臉;秋水仙素造成的白血球減少、腎臟機能變差等也一一消失。但仍有許多病人苦於免疫系統疾病帶來的症狀,以及必須長期服藥的困擾。而中醫藥的調理,在此時為病人帶來改變的契機。

中醫著重調理而非補身體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張仁旭博士指出,中醫調理免疫疾病是站在逐步緩解免疫系統過度動作而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的角度來協助病人。治療過程中強調調理而非補身。藥物使用是依病人身體虛弱的狀況,仍會使用一定程度的補藥,但都是控制在不傷害身體的範圍內一般。

在治療過程,不斷發現相關新的可能中醫處理角度,例如:過去處理紅斑性狼瘡,中醫的角度是急性期以血熱為主,但目前發現,中醫所謂的濕溫溫毒在急性期可能比較是主要病理,從這方向處理,病人可能會有更佳的改善。

中醫介入免疫病為病人帶來福音

張仁旭醫師強調,免疫系統疾病相當多端複雜,牽涉的病理仍待積極研究發現,但中醫藥的介入處理,可以為病人帶來福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9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每到冬天,我的起床意志力為就為 最近天氣是越來越冷,起床是越來越難,從被窩裡爬起來簡直花光了這輩子的勇氣。 而,面對著遲到要扣工資的事實,還是不得不……  這兩天小健在網上看到一姐們兒發明的神奇鬧鐘,如下☟☟☟ 這要是不乖乖起床,可就要被搧耳光了。這姐妹兒對自...

閱讀詳情 »

常常動不動就覺得累,晚上跟假日休息得再久也無法改善嗎?小心,這很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疲勞是非常正常的生理反應,人體在經過腦力激盪、劇烈運動或是情緒波動之後,很自然會出現暫時性的疲勞感。這種疲勞感只要經過適當休息跟調養,通常在短時間內自然而然就會恢復。 如果這樣的不明原因以及非病症引起的疲勞感...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ntdtv 很多人的習慣是起床後便開窗通風,但是你知道嗎?其實何時開窗關乎你的健康。專家稱在城市裡,日出前後與傍晚,是兩個污染高峰,此時不宜開窗,否則影響健康。 記住!再冷也別忘記開窗通風冬季由於寒冷,很多人就一直緊閉門窗,這是非常錯誤的。一個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小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天氣漸涼,不少人開始出現筋骨痠痛、落枕等問題,原來是天氣一冷,人們喜歡賴在被窩裡滑手機、平板,長時間維持同樣姿勢不活動,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佳,痠痛上身;不僅如此,長時間姿勢不良,不但肩頸僵硬、腰桿挺不直、駝背等問題就一一浮現,常有「老態姿勢」,明明正值壯年,卻因長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