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上起床後,你也立即做這件事?太危險了,這樣做可是很致命的,你卻天天做!

早上起床後,你也立即做這件事?太危險了,這樣做可是很致命的,你卻天天做!
每到冬天,我的起床意志力為就為

最近天氣是越來越冷,起床是越來越難,從被窩裡爬起來簡直花光了這輩子的勇氣。

而,面對著遲到要扣工資的事實,還是不得不…… 

這兩天小健在網上看到一姐們兒發明的神奇鬧鐘,如下☟☟☟

早上起床後,你也立即做這件事?太危險了,這樣做可是很致命的,你卻天天做!

這要是不乖乖起床,可就要被搧耳光了。這姐妹兒對自己可真狠,感覺好痛的樣子。

 

不過呀,關於這個起床,可還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的。不造親們有沒有這種經歷——早上醒來後,立即坐起穿衣,然後迅速下床,結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有眩暈的感覺?

 

可不要小看了起床這個環節哦,特別是進入了冬天,「晨起」過猛是可能出健康問題的,接下來就和小健一起來看看晨起都有那些注意事項吧!

 

 

 

人在睡眠時,血壓比較低,剛甦醒時,血壓會快速上升,尤其是部分有晨峰現象的高血壓患者,起床過快、過猛,可能會造成血壓突然升高而引起腦血管破裂等嚴重疾病。

 

晨起過猛影響最大的是老年人,對年輕人的影響不是特別大。因為老年人多少都會有一些心腦血管疾病,而冬天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比較高,如果老年人晨起過猛,體位變動過快,很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出現眩暈或暈厥等。

 

所以,老年人起床時要特別注意,切忌不要過猛。最好在床上多伸幾個懶腰或者躺幾分鐘,再慢慢起床。

 

 

那麼起床究竟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一、晨起注意事項

1.起床後喝杯溫開水:

經過一夜的睡眠,沒有一滴水的攝入,人很容易脫水,而一杯溫開水則是有益的補充。這對於腸胃也起到了清理作用,還能清清口,幫助你從睡眠狀態中清醒過來。

 

2.清晨良好排便習慣:

養成在清晨起床後排便的好習慣。不管有無便意,都要按時蹲廁所,只要長期堅持,就會形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的。清晨排便的好處是把一天中累計下來的排泄物排泄出去,全天都會很舒服。

 

 

 

早上起床後,你也立即做這件事?太危險了,這樣做可是很致命的,你卻天天做!

 

3.起床後大便不宜看報:

上廁所看書報會使排便意識受到抑制,直腸對糞便刺激會失去敏感性,久而久之會引起便秘。

 

4.起床後不宜馬上小便:

很多人都是一起床就立刻往廁所跑吧,因為晨起都有排尿感,其實這也是錯的,就算你有排尿感,都要儘量沉住氣,稍作休息後,再去上廁所。因為膀胱排空容易引起頭暈,甚至出現排尿性暈厥。尤其是老年人,要特別注意。

 

 

早上起床後,你也立即做這件事?太危險了,這樣做可是很致命的,你卻天天做!

 

5.活動眼部:

立定,兩眼平視,先向東遠眺;然後,半閉目低頭、轉身再向南遠眺;再進行半閉目低頭,轉過身向西遠眺;最後,半閉目低頭再轉向北遠眺。不再睏倦了,精神一下子都有了。

 

6.醒後深呼吸:

先向左側,再向右側,最後仰臥,其間共伸3次懶腰,使關節充分舒展活動。然後,大打哈欠3~5次,隨即起床到僻靜寬敞處,伸臂踮足連續進行10次深呼吸運動。一身的疲憊都會馬上消失,精神得到滿足。

 

 

7.愉快心情:

起床後,精神各方面狀態都不佳,會影響一天下來的精神跟情緒,所以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起床後,可對著鏡子練習哈哈大笑,不要覺得很傻很好笑,這能在一天中保持非常好的精神狀態,做什麼事都很有幹勁的。

 

8.不可賴床:

有很多的起床困難戶,尤其是在冬季的時候,賴床幾乎是每個人的習慣,但是這是個壞習慣,因為睡眠和戀床的時間多了,反而覺得四腳發沉、精神萎靡、睡久了反而覺得疲勞的感覺,還不如每天忙於工作或學習時那樣精力充沛。賴床會打亂了平日正常的生活規律,使體內許多生物鐘錯亂。

 

 

二,老人起床應分步進行

 

1首先,老人醒來時,先不要急於坐起來。

人躺著時血液循環比較慢,黏稠度也高。老人醒來應先躺一會,伸伸懶腰,使血液慢慢流動。然後坐起,靠在床頭坐一會,讓心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2之後,雙腿下垂再等片刻,不要立即站起。

坐在床邊,覺得自己的反應活動正常了再下床。在這個緩慢的起床過程中,心跳會慢慢加快,讓腦供血狀況有所改善。

 

三、高血壓患者的「221」原則

 

即剛甦醒時,睜開眼在床上躺2分鐘,起來後坐2分鐘,坐到床邊等1分鐘再站起來活動。

 

好啦~冬天起床很難,那是知道滴,晨起的時候在床上稍微躺幾分鐘起來是很好的,但是千萬不要磨蹭太久喲~~

文章引用自http://www.aiweibang.com/yuedu/69916407.html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步入人口老化社會,老年人身體各項機能逐漸產生退化性疾病,在骨骼肌肉方面尤以退化性膝關炎最常見,為能促進銀髮族的健康,臺中慈濟醫院特別成立「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希望以不同治療方式與健康促進觀念,提供開刀之外的不同選擇,協助病患減緩關節的老化與病變發生。台灣65歲以上...

閱讀詳情 »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發一款戴在手上的「手指朗讀機」,形狀酷似大型指環,戴在盲人的手指上隨著指頭在書本與電腦上滑動,就能辨識出字形並大聲朗讀出來,對於失明者可說是一大幅音,不再需要依靠點字書才能閱讀。這台「手指朗讀機」英文名稱為 FingerReader,是由目前最受關注的 3D 列印技術製作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統計,我國從1993年至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7%,這已顯示高齡化社會的發展已逐年上升,而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智症也是現今重要的議題之一。臺灣失智協會研究指出,101年失智總人口已達近16萬人,且預計民國120年將倍增到33萬人,隨著少子化的來臨,再過幾年恐帶來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想要長高,除了胺基酸以外,「鋅」也不能少!醫師指出,倘若家中正值發育期的孩子每年身高只增加不到5公分,可能就要注意是否有生長激素缺乏的問題,而生長激素主要則是和胺基酸及鋅攝取有關。榮新診所小兒科主任潘俊伸醫師表示,保持正常作息、睡眠充足、不熬夜、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都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