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兒少網路安全 14 招,讓孩子快樂上網不受害 | 早安健康NEWS

兒少網路安全 14 招,讓孩子快樂上網不受害 早安健康NEWS

國際市調機構 IDC 統計 2014 年手機作業系統市佔率,發現 Google Android 為 81.5%。面對台灣有近一半小五、六學生有手機、近三分之一曾經玩過超齡遊戲。Google 除了推出已久的「家長監護」機制,近期也推出了「Google Play 家庭專區」,協助家長有效管理孩子的上網行為。

1.Google Play 家庭專區

從 Google Play 進入「應用程式」或「遊戲」,都可以在上方看到綠色星號的「家庭」方塊,裡面是 Google 為兒童分類篩選出的應用程式或遊戲,可供選購或免費使用。除了以興趣類別進行分類,在上方還有以年齡進行分級,可方便家長選擇,也提供了許多關於應用程式與數位內容的資訊給家長參考。

兒少網路安全 14 招,讓孩子快樂上網不受害 早安健康NEWS

專區裡還有「熱門動畫人物」角色專頁,Google Play 設定了一系列的經典角色,匯集全球數十個最受孩子歡迎的角色與品牌。

2.家長管理選項與更豐富的資訊

在應用程式的「詳細內容」頁面,家長們將可看到新的標示說明,告知使用者這個應用程式是否有廣告,以及代表適合特定年齡範圍的「家庭星號」徽章。

兒少網路安全 14 招,讓孩子快樂上網不受害 早安健康NEWS

3.Google Play家長監護

透過推出已久的家長監護功能,家長可限制裝置內能夠下載或購買哪些 Google Play 的內容,協助家長找到適合家人的內容。這個功能預設為關閉,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下載或購買任何心智成熟度的內容。如果家長想限制可以下載或購買的 Play 商店應用程式內容,則需要設定家長監護功能。

Google Play 家長監護 設定方式

1.開啟 Android 裝置上的Google Play應用程式

2.依序輕觸左上角的選單 > [設定] > [家長監護功能]

3.[開啟] 家長監護功能

4.建立 PIN 碼,防止裝置的其他使用者變更家長監護功能。如果忘記 PIN,家長可以清除Google Play應用程式資料,就可以解除家長監護功能。

5.選擇家長需要的篩選器:為內容選擇您允許下載或購買的最高心智成熟度

兒少網路安全 14 招,讓孩子快樂上網不受害 早安健康NEWS

其他網路安全指南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網路安全指南可以參考:

4.以開放的態度與孩子暢談網路話題,讓他們願意向你敞開心胸,同時讓他們了解什麼內容是適合他們觀看的。

5.了解孩子瀏覽的網路內容:年幼孩童上網時,應有家長陪伴。若是較年長的孩子,父母應在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孩子喜歡造訪的網站類型,並了解這些網頁是否可能包含不當的網路內容。家長也可以查看網頁瀏覽記錄,得知孩子造訪過哪些網站。

6.設置Google安全搜尋:Google 安全搜尋功能可協助防止成人內容出現在搜尋結果中,避免孩子接觸不合宜的網路資訊。由於需要設定的裝置平台很多,且行動裝置上不同瀏覽器可能需要個別設定,因此建議可以先用搜尋引擎尋找「Google 安全搜尋」,點選「開啟或關閉安全搜尋功能」的頁面,並在這個頁面中進行逐項設定,才最完整。

兒少網路安全 14 招,讓孩子快樂上網不受害 早安健康NEWS

強化孩子對於網路安全的認知:家長無法隨時監控孩子的上網行為,因此家長也應教育他們如何安全、負責任地使用網路:

7.善用個人隱私設定:YouTube、Blogger與多數社群網站都有個人隱私設定選項,讓使用者自行決定部落格文章、相片、影音內容與個人資料的閱讀權限。而教導孩子善用個人隱私設定對家庭尤其重要,因為家庭成員們通常共用相同的聯絡地址與市內電話號碼。同時,家長也應教育孩童尊重親友個人資料,不要在公開網域中分享親朋好友的個人資訊。

8.設定獨一無二的密碼:為提升密碼的安全性,家長應教育孩子使用數字、符號和大小寫英文字組成較長的密碼。並可透過這個網站測試密碼強度。

9.妥善保管帳號密碼:提醒孩子千萬不可以將帳號密碼洩漏給其他人,並在使用學校或圖書館的公用電腦時將「記住我的帳號」選項取消。或使用瀏覽器的「無痕模式」(私密瀏覽),將不會儲存使用者的相關資訊,如帳號密碼。因此應該讓孩子養成使用公用電腦時開啟無痕模式的習慣,並在離開時關閉無痕視窗,就不會留下登入資料。

10.小心陌生人:提醒孩子不要私下與網友見面,也不要把個人資料與網友分享,因為那些網友常常不如他們所宣稱的善良。

11.設立有限制的個人資料:家長與孩子共用Android 4.3以上平板電腦時,可以為孩子設定有限制的個人資料,以避免家庭成員瀏覽成人內容

12.避免電腦中毒:家長應在家中的電腦安裝防毒軟體並定時更新病毒資料庫,並教育孩子們不輕易從來源不明的網站下載檔案,也不要打開陌生寄件者寄來的附加檔案。

13.提升孩子對網路行為的責任感:教育孩子不應該把不會面對面跟對方說的話透過簡訊、電子郵件、即時訊息或是留言流傳出去。

14.謹慎看待網路文章及內容:網路上的內容並非完全正確,家長應該教育孩子如何辨別網路資訊來源的真偽並謹慎求證。此外,應讓孩子們了解隨意複製並使用別人的內容就是一種剽竊的行為。

Google 安全中心網站並提供更多網路安全妙招,給家長參考。

延伸閱讀

其他你可能感興趣的健康達人推薦
兒少網路安全 14 招,讓孩子快樂上網不受害 早安健康NEWS
醫藥大廠諾華也要進軍穿戴式裝置市場?原來是為了衡量藥效
兒少網路安全 14 招,讓孩子快樂上網不受害 早安健康NEWS
Google 大數據野心指向基因研究
兒少網路安全 14 招,讓孩子快樂上網不受害 早安健康NEWS
聰明的 Googler 也會被騙 3 個計謀改變 Free Food 飲食習慣
兒少網路安全 14 招,讓孩子快樂上網不受害 早安健康NEWS
Google 以 Calico 重回醫療保健領域
兒少網路安全 14 招,讓孩子快樂上網不受害 早安健康NEWS
尋找老化秘密,Google 斥資 15 億美元研發抗老化新藥
兒少網路安全 14 招,讓孩子快樂上網不受害 早安健康NEWS
Google 員工新福利:DNA 檢測
prev next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今(21)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305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969例本土及89例境外移入,疫情持續飆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公布新增6名中症病患,分別為3男3女,最年輕為50多歲女性,最年長則為90多歲女性,全都有慢性病史。 指揮中...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首例兒童死亡個案的新北2歲童送醫過程爆出「延誤」爭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正式公告最新「COVID-19兒童確診病例居家照護警訊表徵與緊急送醫條件」,條列只要兒童出現6大症狀就符合119送醫或緊急自行就醫條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又有藥品出現問題,自主預防性下架回收!食藥署今(21)日公布台灣源山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舒耳爽耳用滴劑」,在廠商進行自主安定性試驗時,發現防腐劑含量不足,啟動回收二批號、共2萬瓶。食藥署表示,該耳用滴劑為抗生素,雖然同成分藥品只有該牌,市占100%,但有其他不同成...

閱讀詳情 »

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資料來源/蕭捷健醫師你有運動的困擾嗎?今天邀請減重醫師蕭捷健來聊聊幾個運動迷思!蕭醫師陳述自己上健身房之前,會換上長袖運動衣,因為身為紙片泡芙人太自卑了,長袖可以讓我比較有安全感。在健身房運動的時候,不太確定器材怎麼用,總覺得別人都以可疑的眼光看著我。要是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