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內視鏡變小精準度高 深入偏鄉海外義診忙

內視鏡變小精準度高 深入偏鄉海外義診忙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中耳炎是幼兒常見的疾病,只要及早診斷,就能避免聽力受損,但偏鄉、離島,甚至醫療資缺乏的國家,專科醫師屈指可數,患者往往延誤治療而重聽;雙和醫院研發「智能手持式耳內視鏡」,將智慧型手機與傳統內視鏡結合,把醫院檢查儀器帶入醫療資料缺乏的地區,日前也遠赴聖多美及馬紹爾群島,為當地小朋友義診。
內視鏡變小了
雙和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巫承融表示,醫院通常會利用內視鏡確診中耳炎,患者必須到醫院才能進行內視鏡檢查,而「智能手持式耳內視鏡」是將智慧型手機與傳統內視鏡連接,大幅縮小內視鏡儀器大小,可以輕易攜帶,深入醫療資缺乏的偏鄉、離島。
提升判讀準確度
巫承融指出,此裝置以3D列印技術成形,可客製化並降低成本,並搭配智能診斷輔助App程式,將醫療影像數位化,可同時拍照及錄影,精確判讀耳膜破損程度,加強後續多種輔助診斷功能,透過遠距行動醫療平台,醫師還能隔空診斷,並追蹤患者狀況。
醫師遠距看診
「將專業醫療檢查儀器帶出醫院,深入偏鄉及離島等醫療資源缺乏的地區。」巫承融強調,即使台灣醫療技術發達,但資源分配仍不均,偏鄉地區往往缺乏專科醫師,另外,行動不便者或失能的老年人就醫不便;透過智能行動醫療裝置,可將醫療影像傳到雲端平台,醫師即可在雲端醫療平台了解患者病狀,進行初步診斷,避免患者病情持續惡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8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上周確診新冠肺炎,是否是「重症」病患在台灣引發話題,同時也被稱為全世界最大白老鼠,同時用了3種治療方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TO)標準,川普在的確曾是重症病患,抗體治療法在台灣也正在研發,確實對病情有幫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個案是新北市蘆洲區保和里70多歲女性,9月24日、25日出現發燒症狀,經就醫後症狀改善,但9月28日至30日陸續出現腹痛、低血壓及發燒症狀,於30日就醫,因症狀加劇,10月1日就醫後收治住院,10月5日因登革熱NS1快篩陽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隨著年紀增長,常見的現象是肌肉量逐漸流失,導致體能耐力降低,不少長輩常常懼怕慢性病上身,就對飲食過度小心節制,反而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造成肌少症或衰弱症。台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袁旅芳主任呼籲長者,可以參考「我的健康餐盤」建議食物份量,3餐均衡攝食全穀雜糧類、蛋豆魚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疑似再傳境外確診個案,今(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日本與法國分別就藉由國際衛生條例國家對口(IHR)告知我方,分別檢出由台灣入境當地確診個案,分別有3例與1例,因日本邊境採用抗原快篩檢驗,指揮中心懷疑準確性不足,但仍強調會當作本土個案調查相關接觸者與行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