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千萬不能忽視小小的瘀青,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一碰到就血流不止,也太可怕了吧...

從2歲開始全身長期瘀青,一個小傷口就會出血不止,身體稍微跳動一下,就如遭強烈撞擊,體內就會出血。彭水縣12歲男孩中中(化名)患“怪病”10年,全國多家大醫院檢查均無法確診病因。日前,中中終於被重醫附屬兒童醫院腫瘤外科確診患上了世界罕見疾病——先天性第十三因子缺乏症,該病在全球報導還不足200例。

千萬不能忽視小小的瘀青,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一碰到就血流不止,也太可怕了吧...

從2歲起身上常現青斑
“從娃兒2歲起,他身上就經常出現青斑,哪裡曉得居然是這種怪病嘛。”在兒童醫院腫瘤病房內,中中的母親庹女士回憶起兒子的病,十分痛心。她告訴記者,中中身體上的青斑平時不痛不癢,卻從未消失過,常常腿上的青斑還未消,肚子上又開始冒出一塊新的來。庹女士也曾帶著中中到各大醫院檢查,卻從未得到過準確答复。中中7歲時,有一塊青斑長在了他左大腿上方,原本不痛不癢的青斑,這次卻讓他連腿都伸不直,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像個老頭。

千萬不能忽視小小的瘀青,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一碰到就血流不止,也太可怕了吧...

稍一碰身體就出血不止
“中中除了全身長青斑,還有隻要身體上有傷口,一旦出血,就肯定止不住。”庹女士說,有次中中額頭被劃傷了一個不到1厘米的傷口,血流了一個星期都止不住。直到傷口裡面的新肉長出來,才停止流血。

還有一次,中中和小朋友在一艘小船上玩耍,小朋友們挨著一個接一個從小船上往下跳,這一跳不過半米的高度,卻讓中中膝蓋上冒出一大塊青斑。接下來幾天內,中中始終哭鬧著說肚子難受。庹女士覺得不對勁,趕緊將中中送到了上海的某家大醫院診斷,醫生髮現中中體內出現了一個腹膜性血腫。

一般來說,腹膜性血腫是由於強烈撞擊才會造成。醫生了解到中中還有不易止血的情況後,一度懷疑中中所患的是血友病。但經過抽血、抽骨髓等一系列檢查後,發現中中的病根本不是血友病,連醫生也搞不清楚究竟是什麼病。


怪病全球不到200例
今年8月初,中中的左腿無緣無故腫了起來,一直不見消退,庹女士懷疑兒子腿上長了腫瘤。 8月底,中中被母親帶到了兒童醫院腫瘤外科。專家們經過反复仔細地檢查、對比,在對中中各凝血因子逐一檢驗後,終於發現了中中的病因——先天性第十三因子缺乏症,這種罕見病症全球也僅報導不足200例。

由於中中血液中缺乏第十三因子,導致患兒的凝血塊在24小時後自動融解,一旦身體出現傷口,就會血流不止。中中被確診為先天性第十三因子缺乏症,該病跟血友病相似,症狀為傷口無法凝結、反復出血,如果伴有高血壓等疾病,情況會更加危險。此外,醫生檢查發現,中中的親生弟弟並未患該病,因此判斷中中發病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變,其治療方法主要為輸注血液或血液製品。

經過治療,中中的病情已經穩定,全身的青斑也基本消去,只需以後定期到醫院治療,中中便能跟正常的孩子一樣生活了。昨天,庹女士將兒子帶回了彭水縣老家。
醫生推算,如中中能活到80歲,那他輸的血漿將有一個小游泳池的水那麼多。
  
什麼是第十三因子缺乏症

先天性第十三因子缺乏症患者約一半的死亡原因主要為腦出血,該病至今無法治愈,只能終身替代治療。輸注血液或血液製品為主要治療方法,一般輸注新鮮冰凍血漿,也可用冷沉澱。因為第十三因子的半衰期為19天,要改變身體的出血傾向,就必須每隔8~14天到醫院治療一次。


據了解,先天性第十三因子缺乏症,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每一個患者都是一個隱性傳播者

平常多多注意身上的小小變化,發現不對一定要及早就醫!!

千萬不能忽視小小的瘀青,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一碰到就血流不止,也太可怕了吧...

via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 李新琳 程子奕/台北報導 國內第1類到第8類人陸續開打疫苗以來,屢傳有想打的打不到、能打的卻不打的現象,就有醫師建議不如開放「爽約劑」給民眾接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7)日給了正面回應,認為可以在未來的設計裡,提供現場補...

閱讀詳情 »

台東縣連續26天無本土確診病例,台東縣政府宣布,逐步開放戶外運動空間,台東森林公園、活水湖先解封。有民眾一早搶先起床享受久違的戶外運動時光,不過還是有不少民眾擔心,「微解封」恐造成遊客大量湧入,直說「東部不是後花園」,國人還是先做好做滿防疫工作,再出來遊玩。台東縣連續26天無本土確診病例,加上疫苗施...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 李新琳 程子奕/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還在百例以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日公布國內新增4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9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9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雖然今天的確診個案比昨天近期...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羅偉哲 李新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日前在疫情記者會上,分析國內最新死亡病例及單株抗體用藥狀況時,因為「20%死亡個案簽署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但其中有部分其實救得回來」的一句話,引發打擊家屬跟醫護的質疑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