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原來腳底的這個穴道竟是人的「第二心臟」,把這個養生開關打通人就不生病了!

腳位於人體位置的最低處,承載著全身的重量,步履輕快,精神充沛,是人體氣足神旺的表現,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精神百倍的感覺。而當人感到精神疲憊的時候,往往最先感到腿腳發沉無力。

原來腳底的這個穴道竟是人的「第二心臟」,把這個養生開關打通人就不生病了!

圖片截取自/都市快報

中醫認為,腳,行氣血,聯臟腑、通內外,不同的部位分別投射著五臟六腑。所以腳又被稱作是“第二心臟”。

中醫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說,即全身許多疾病可以從足而治愈。

眼乾——揉大腳趾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謝立科介紹,中醫認為,“肝主目,肝開竅於目”,也就是說,肝是主管眼睛的,肝提供的血液及其陰津物質,源源不斷地上輸於目,才使目得以濡養。如果肝不好,那麼血液及其陰津就不能濡養目,眼睛得不到滋養,自然會感覺到干澀,甚至是疼痛。

揉腳趾頭緩解眼乾,因為肝經起於大腳趾,所以,經常刺激大腳趾可以加強肝經的氣血,從而滋養眼睛,緩解不適症狀。

原來腳底的這個穴道竟是人的「第二心臟」,把這個養生開關打通人就不生病了!

止咳——按小腳背

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中心李漾支招,寶寶咳嗽,家長干著急沒轍,不如抱著小腳丫給揉揉,尤其是腳背,這對那些風熱咳嗽並伴有扁桃體炎的患兒,有較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找到寶寶腳背上大拇趾根部兩側的部位,這就是扁桃腺的反射區。只要扁桃體發炎時,這個部位一按就會很疼,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左、右大腳趾都要按摩,一隻腳趾按摩5分鐘。之後及時給孩子多喝溫開水,或者放了一點鹽的淡淡鹽開水,孩子咽喉腫痛的現象就會明顯減輕。

助降血壓——轉腳腕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可以說,從腳腕到腳底,是保健養生的一個“重鎮要區”。而對老人來說,經常轉動腳腕子,有助於抗衰老、降血壓。

每天早晚各做1次,一般每次左右各轉100下,有高血壓的人,一般有踝部發硬的症狀,轉動踝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長期堅持,有很好保健作用。

消化不良——扳扳腳趾

西安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安軍明指出,人的第二和第三個腳趾上的穴位與腸胃有關,按摩二、三腳趾趾縫間的內庭穴,可達到健胃的目的。

消化不良,有口臭、便秘的患者,最好順著腳趾的方向按摩此穴,以達到瀉胃火的目的;對於脾胃虛弱、腹瀉、受涼或進食生冷食物後胃痛加重的患者,可逆著腳趾的方向按摩此穴。

靜脈曲張——踮腳走

原來腳底的這個穴道竟是人的「第二心臟」,把這個養生開關打通人就不生病了!

踮腳運動,也是一種簡單易行的足部鍛煉法。有研究認為,踮腳運動產生的雙側小腿後部肌肉收縮壓擠出的血量,與心臟每搏的排出量大體相當。

長期進行這項運動,能解除久站、久坐後的機體疲勞、下肢酸脹和因下肢血液回流不暢而引起的靜脈曲張。,每天堅持2~3次,每次5~10分鐘。

睡覺流口水——按腳拇趾

入睡後流口水,醒來舌頭兩邊有齒痕,並出現飯後腹脹等症狀。中醫認為,這是脾虛的徵兆。

在足內側大趾根部稍微突出的骨頭後面,有一個太白穴,點揉此處可刺激足太陰脾經經氣,促進脾運化水濕的功能,消除睡覺流口水症狀。

抗衰老——常抬雙腳

抬高雙腳也是鍛煉足部的有效方法,只要每天堅持高架雙腳2~3次,每次5~10分鐘,就會使腿部的肌肉得到放鬆,心肺的氧氣供應和血液回流得到加強,對大腦和心臟的保護作用尤為明顯,還具有抗衰老作用。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外表給人的感覺比她的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她的養生經驗就是,堅持每天脫掉鞋子,把雙腳高高舉起幾分鐘,藉以鬆弛全身。

健腦養腎—— 撓腳心

人們進入中年以後,多數人會表現得思維比以前遲鈍,記憶力也會不同程度地降低,很難長時間全神貫注於某一項工作,這是腦衰老的一種表現。要維持大腦年輕,我推薦搓擦足心,擦至局部發熱為止。

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張雪亮指出,

在按揉腳心後,還可以配合點按位於兩側足掌心的湧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對防治中老年常見的腰腿酸軟、失眠多夢、神經衰弱等疾病很有幫助。

人之先天根於腎,湧泉為腎經起始穴位,如泉水之湧出,為精氣之所發。因此湧泉具有滋腎水、降虛火,鎮靜安神、健脾和胃、益腎利尿、舒肝明目、健足之功效。

原來腳底的這個穴道竟是人的「第二心臟」,把這個養生開關打通人就不生病了!

腎氣不足——抬腳跟

腳心有個很重要的穴位叫湧泉穴,屬於腎經。氣血從這個穴位像泉水一樣汩汩地湧出來,然後沿著經絡滋養全身。抬抬腳跟不但能按摩到這個穴位,還能拉伸腳底的腎經,起到刺激腎經的效果。

老人家腎氣不足的時候容易精神萎靡,老是睡不醒,睡得再多還是精神不好,動一動就心慌、心跳的厲害。就這麼簡簡單單地提提腳跟,每天練習幾次,每次幾分鐘,就把腎氣提起來了。當然,下午五點左右的時候,腎經的氣血最旺盛,這會抬腳跟更是會事半功倍。

心火旺——按腳底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濤:心火旺容易出現心煩易怒、口舌生瘡、睡眠不佳等。中醫認為,心火旺,容易出現“腎水”虧,所以上火要補腎陰,以養陽,達到心腎相交。

腳底的湧泉穴是腎經的起始穴,腎氣從這裡生髮。用溫水泡腳,並揉揉腳後跟,按按腳心,可達到打通腎經,引火歸源的目的,對緩解心火有幫助。

相關推薦

(示意圖)上了年紀。容易老花眼,試試看明眼穴的按摩,保證您會耳聰目明。工作離不開電腦的人,需要這個妙方!假如我們常常感到眼睛疲勞,但又不是睡眠的時間,這時我們可以利用穴道按摩法,來舒緩眼睛疲勞的症狀。   在我們的拇指上有三個相鄰接的穴道,分別是明眼、鳳眼、大空骨(如上圖)。明眼、鳳眼能夠...

閱讀詳情 »

這張照片乍看還以為男嬰是假的, 怎麼看嬰兒也不該以這種姿態出現, 男嬰雙手向上高舉,整個身體被透明隔板夾住, 就像放大版真人「試管嬰兒」, 讓人不禁想要報警說虐童! 原來這個裝置是嬰兒專用的x光機, 它叫作「Pigg O Stat」, 1960年代開始使用, 目的在固定難控制的嬰兒, 不知情的人,...

閱讀詳情 »

女性軀體的曲線美是造物主的恩賜,也是最能打動世人的風景。自古以來對美的追求最高境界都是完善自身。女性身上最美的幾個特徵,有的是天生麗質,也有的是後天鍛鍊形成,看看你身上有幾個。 唇珠 人上唇的唇紅線一般被叫做唇弓,有唇弓中央如果有珠壯突出的部分便被成為唇珠。唇珠最大的特點是增加唇部的立體感,唇形也...

閱讀詳情 »

提起荔枝,立馬就想起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荔枝的好處有哪些?怎麼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近來看到李漁的《閒情偶記》裡面說到吃荔枝口生香,早上吃幾顆口氣清香,抽完煙吃幾顆口不會有煙味,常吃還會有體香哦!知道楊貴妃為什麼喜歡吃荔枝麼?這就是原因之一(也許皇上當時就是被這股香味吸引的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