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腔出現白斑 小心為口腔癌徵兆

口腔出現白斑 小心為口腔癌徵兆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白斑癌化機率約為10%至20%,尤其紅斑更高達60%,若口腔出現斑塊時,恐為口腔癌徵兆,建議民眾就應盡快就醫檢查;基隆市衛生局指出,臨床上有一名患者就因對口腔出現白斑不以為意,直到九個月後病情加重時,確診為口腔癌第二期,為時已晚。

根據基隆市仁愛區今年的口腔篩檢,截至六月份已有771人,其中陽性數高達61位,確診有癌病變的則有4位;衛生局說,包括平時有抽菸、喝酒或嚼檳榔等習慣的民眾,都屬於罹患口腔癌的高危險族群,就連不加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就已經是致癌物,提醒民眾應減少食用較佳。

基隆衛生局進一步說明,根據研究指出,有嚼檳榔、抽菸、喝酒等習慣的民眾,由口腔白斑轉為口腔癌的平均時間約為7.2年,且有部分患者發現癌前病變很久後才轉成癌症,也因此建議高危險族群應定期接受篩檢,確保自身健康。

目前政府也提供吸菸或嚼檳榔民眾,30歲開始就能接受每兩年1次的免費篩檢,其中嚼檳榔的原住民可提早自18歲開始接受篩檢;衛生局提醒,若發現口腔出現任何異狀時,就應及早接受檢查,才能避免症狀惡化,造成遺憾。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03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國泰醫院臨床收治的一位病患徐先生,早期不知自己是b肝帶原,菸酒不離身,直到某日健檢才發現自己已罹患肝癌第二期,經標靶真光刀治療後,才控制住病情。徐先生在早期切除腫瘤後,仍有部份癌細胞殘留於淋巴血管中,由於復發的腫瘤位置無法以手術處理,故採用軀體定位的標靶真光刀,減少周圍...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11月號)過敏疾病的盛行率逐年上升,是影響日常生活和課業學習最常見的慢性疾病,而基因遺傳(體質)是產生過敏的關鍵因素。當有過敏的基因,又處在豐富過敏原的環境之下,就容易引發出過敏的表現。過敏的基因遺傳,不一定會表現在同一部位,而是視產生發炎反應的器官:如過敏發炎表現在氣管是氣喘;在鼻子就叫...

閱讀詳情 »

(圖片擷取自wikihow) 親吻是戀人間比較親密的接觸,不過親吻不同的部位感覺也是不同的,你知道女人最希望被吻的部位是哪些地方嗎?下面請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親吻是戀人間比較親密的接觸,不過親吻不同的部位感覺也是不同的,你知道女人最希望被吻的部位是哪些地方嗎?下面請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瞭...

閱讀詳情 »

示意圖 圖片來源 夏天女士們喜歡穿裙子、短褲,可是有些人苦於小腿上像「蚯蚓」似的粗粗細細的生長紋,有專家指,生長紋也是一種皮膚病,不能完全去除,但可以淡化。   有大陸讀者表示,自己是一個很愛美的人,可是小腿上長滿了粗粗細細的生長紋,大腿上也有好些,令她苦惱,要穿上短裙短褲,每次都要在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