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肺癌、胃癌....99%恨太晚知道了!

對於癌症,最好的辦法是預防,而預防癌症,最好從我們的飲食做起。根據研究,多吃海鮮的人比一般人的發病率低30%以上!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出來的八大海鮮類癌症剋星!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圖片擷取自http://www.jieju.cn/baike/detail478.html

鮑魚

經藥理實驗證實有較強的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鮑魚又名鰒魚、石決明肉、鏡面魚、明目魚和大鮑等。科學家發現鮑魚肉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我國科研人員從鮑魚肉中提出了「鮑靈素」Ⅰ及Ⅱ,經藥理實驗證實有較強的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鱉甲可以調節免疫功能,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防止細胞癌變。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鱉又名甲魚、團魚、元魚、水魚、腳魚等。現代藥理研究,鱉甲可以調節免疫功能,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使抗體存在時間延長,增進骨髓造血功能,保護腎上腺皮質功能,防止細胞癌變。臨床實踐證明,吃鱉肉對防治肝癌、腦腫瘤、肺癌、惡性淋巴瘤、胃癌、鼻咽癌和乳腺癌等有一定的作用。

 

銀魚

銀魚體內含有非常多的鈣,能有效地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生。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醫學科學家稱之為「長壽食品」。銀魚體內含有非常多的鈣,為魚類之冠。假若常常地食用含有非常豐富的鈣質的食品,能有效地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生

 

干貝

干貝中含有一種糖蛋白,具有破壞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干貝又名江瑤柱,為扇貝閉殼肌的干製品。醫學研究發現,干貝中含有一種糖蛋白,具有破壞癌細胞生長的作用。它還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提高巨噬細胞的活性,及時清除體內發生癌變的細胞,降低癌症的發生率。

 

海藻

現代藥理研究稱,海藻的粗提物對各種癌症有明顯抑制作用。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海藻又名海帶花、落首、烏菜、海蘿等。現代藥理研究稱,海藻的粗提物對子宮癌-14、肉瘤-180、淋巴1號腹水型的動物移植腫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帶魚

覆蓋在帶魚身上的銀白色油脂層能有效地治療急性白血病和其他癌症。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帶魚又名帶柳、海刀帶、鱗刀魚、青宗帶、牙帶等。科學家發現,覆蓋在帶魚身上的銀白色油脂層中含有一種抗癌成分6-硫代鳥嘌呤,能有效地治療急性白血病和其他癌症。

 

牡蠣

牡蠣肉中含有一種鮑靈成分,對一些瘤細胞株和動物腫瘤有細胞毒和抑制其生長的作用,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牡蠣屬食用貝類,又名蠣蛤、蚝子、海蠣子。牡蠣肉中含有一種鮑靈成分,對一些瘤細胞株和動物腫瘤有細胞毒和抑制其生長的作用

 

海蛤

對肉瘤-180抑制率在30%以上,對艾氏癌腹水型抑制率達96.1%以上,對肝癌腹水型和肝癌實體型的抑制率在40%或50%以上,

吃下這九種海鮮你就不得了了,他們居然是「癌症剋星」!第二種抗肝癌 肺癌 胃癌....99 恨太晚知道了!

海蛤又名青蛤、蛤蜊、沙蛤、沙蜊、吹潮、文蛤等。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海蛤中含的蛤素起生長抑制劑的作用。蛤素在蛤體中含量最高的季節是夏季。雜色蛤組織提取液對肉瘤-180抑制率在30%以上,對艾氏癌腹水型抑制率達96.1%以上,對肝癌腹水型和肝癌實體型的抑制率 。

文章引用自今日頭條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toments) 整形似乎在近年開啟了「熱潮」,很多人為了讓自己更美麗而踏上了整形之路。女網友「紅粉寶寶」從16歲起,就接受這樣類似的整形。但是她耗費400多萬元做的200多次手術,給她的身體留下了無休止的傷痛! 根據早前的新聞報導,她特地去接受正規醫院檢查,希望能「做回自己」。然而,X...

閱讀詳情 »

血海穴:是生血和活血化淤的要穴。找穴要領:用掌心蓋住膝蓋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下,手掌自然張開,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血海穴具有健脾化濕,調經通血作用。血海穴主治:一切血病、婦科病。 午飯前按摩摩膝蓋上的一個血海穴,有利於祛除臉上的雀斑。每天堅持點揉兩側血海3分鐘,力量不宜太大,能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還記得上一次哈哈大笑是什麼時候嗎?這可不是喜劇表演,而是來自印度的愛笑瑜伽,小時候,孩子每天可以大笑上百次,成年人可能一個月大笑不超過10次,其實,笑的好處可不少。創辦人卡塔利亞醫師說,「愛笑瑜珈」藉由呼吸的調節,然後自然發出哈的聲音來釋放壓力,或者藉由模仿搖牛奶的動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2歲男性,四年前開始排便習慣改變、時常便秘,且食慾不振,經大腸鏡檢查後,發現是大腸癌第四期,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及肺部,原以為來日不多,放棄了正在打拼的事業回家休養,但是,經過醫師鼓勵、接受基因檢測,選擇適當的標靶藥物治療,成功將腫瘤縮小後切除,到目前,患者已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