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吸菸的壞處:肺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每年約有600萬人死於死於吸菸相關疾病。即使是不吸菸者,也有60萬死於死於非自願性二手菸暴露。至於台灣的部分,目前的吸菸人口約有350萬之多,每年因吸菸而死的病患也超過2萬人之多。再加上因為吸菸疾病而造成的相關國民醫療保健支出也有507億元之多,因此菸害絕對是不能輕忽的公眾健康與醫療議題。

吸菸的壞處:肺病 癌症 心血管疾病等

菸害的主要原因

1.尼古丁

●刺激人體中樞神經,讓人成癮。
●使血管末梢收縮、心跳加快。
●影響人體對維他命C的吸收,並促使膠原蛋白流失,導致肌膚缺水、皺紋增加。

2.亞硝胺

●第一級致癌物質,會增加肺、鼻腔以口腔等癌症的風險。

3.菸焦油

●含7000種以上化學物質,其中69種確定有致癌風險。
●造成慢性支氣管炎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元兇。

4.一氧化碳

●干擾血液攜帶氧氣到心臟、腦部與循環系統的功能,一旦組織的氧氣不足,會使人體的各項代謝機能發生紊亂。

吸菸對人體的傷害

1.癌症
研究顯示,吸菸者跟非吸菸者相比,罹患肺癌的風險會增加10倍之多。

2.呼吸系統疾病
根據統計,九成左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疾病都是因為吸菸而引起的。吸菸會迫害呼吸道黏膜纖毛的清除能力,破壞肺泡結構,誘發慢性阻塞性肺疾疾病。其他跟吸菸有關的肺病還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社區感染性肺炎、間質性肺疾病以及肺結核等。

3.心血管疾病
吸菸者的心臟病發機率,是非吸菸者的2~3倍。

4.消化系統疾病
吸菸不只會促使食道逆流,菸草產生的有害物質,還會刺激胃酸的分泌,並殺死黏膜細胞,長期下來容易造成消化系潰瘍,引起發炎性腸病變,甚至還會提高大腸癌的風險。

5.眼睛口腔病變
吸菸者罹患白內障跟黃斑部病變的機率,分別是非吸菸者的3倍以及2~5倍。

6.男性勃起障礙
吸菸已經確認是會造成勃起障礙的危險因子,因為菸草中的有害物質不僅會造成陰莖血液量減少,造成陽痿。

7.睡眠障礙
吸菸會使得呼吸道阻力增加,引起不正常的打鼾,也就是所謂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與「「上呼吸道阻力症候群」。另外,尼古丁也會增加吸菸者的睡眠潛伏期,誘發失眠、睡眠中斷、做惡夢以及「不寧腿症候群」。

8.第二型糖尿病
約有一成的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與吸菸相關。如果糖尿病友有吸菸的習慣,那麼相關併發症發生的機率也會提高,因為會干擾糖分的控制,增加神經、視網膜以及腎病變的風險。

9.孕婦跟胎兒相關危害
孕婦不管是吸菸,還是長期暴露於二手菸的環境,都會增加子宮外孕、自然流產、胎盤早期剝離的可能性。至於胎兒部分,除了出生時會有先天性缺陷之外,未來猝死、精神行為問題、兒童癌症的風險性也會增加。


版權所有:好健康生活網HowHealtH
http://www.howhealth.org.tw/article-2798-1.html

相關推薦

「孩子從小就是過敏體質,常常過敏咳,鼻涕,鼻塞,眼睛癢,黑眼圈非常明顯…」、「晚上都會一直吸鼻子或是到半夜起來吸鼻子,說感覺塞住,影響睡眠」、「常常鼻涕倒流,不時鼻子常發出倒吸的聲音,該做的都做了,都沒什麼改善」 台灣過敏兒比例非常高,根據2019年的新聞報導,台灣有8成以上小孩都曾出現過敏現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5例死亡個案,分別為20名男性與5位女性,當中案8676在5月29日到院前死亡,5月31日採檢6月1日確診,指揮中心統計,此次疫情共296名死亡個案,當中35名到院前死亡。 ▸死亡病患詳細資訊:最新!台灣新冠肺炎 死亡案例事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9)日中央流行疫情至揮中心宣布,目前配發出地方所有牛津AZ疫苗,即日起全國開放第2類與第3類民眾施打;此外,指揮中心重新排序公費優先接種對象順序,增加「75歲以上長者」類別外,關鍵設施工作人員與高中職以下學校員工也納入,6月12日施打資格擴大;另外,違法施打疫苗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國內今(9)日新增275例新冠肺炎病例,新北市今日新增162例本土病例,以板橋最多。新北市侯友宜下午召開防疫應變會議表示,呼籲在高風險地區民眾要進行快篩,找出潛在感染源,有效杜絕家庭跟職場傳播鏈的發生,請市民朋友必防疫視為第一要務。呼籲熱區風險地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