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咳出腫塊?竟是腹股溝疝氣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咳出腫塊?竟是腹股溝疝氣

58歲李先生從事工地工作,半年來發現左側下腹部有一突出性腫塊,軟軟的不太會痛,用手壓或平躺時就會縮回去,近幾個星期發現腫塊變大,搬重物或咳嗽後更為明顯,經醫師診斷為腹股溝疝氣,經討論決定採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次日即出院回家休養。

腹腔內容物鼓出 甚至掉到陰囊內

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通常發生在久站後、腹部用力或搬重物時發生,常見症狀是腹股溝處有鼓漲感,隱隱作痛或是明顯的腫塊突出,台南市立醫院泌尿科醫師張廷瑞表示,病因大多為先天疝氣囊袋未完全閉合(間接型),或是腹壁肌肉及腹股溝內環老化變薄鬆弛(直接型),以致腹腔內容物(例如小腸或網膜)鼓出,甚至會掉到陰囊內。

傷口小,疼痛少、復原快

張廷瑞醫師指出,傳統手術處理腹股溝疝氣,術後傷口大,疼痛及復發率較高,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TEP)為替代療法,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需在肚臍下至恥骨的連線上,劃3個0.5公分至1公分的小傷口,將二氧化碳氣體灌入皮膚肌肉層與腹膜外層兩者間,再伸入腹腔鏡鏡頭及器械,進行疝氣修補手術。

此外,在手術接近尾聲時,醫師再覆蓋上一片柔韌的人工腹膜於疝氣的缺口處,以加強腹壁的強度,預防疝氣復發,因為腹腔鏡手術有著傷口小,疼痛少、復原快的特性,病患手術後1、2天就可出院返家休養。

用力時有下墜感 應盡早就醫

張廷瑞醫師提醒,疝氣是經過好幾個禮拜或好幾個月才會形成,民眾如果提重物或用力時發現腹部和大腿交界出有凸出物,尤其用力時或有下墜感或疼痛感,就應盡早就醫,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來源) 檢查頸動脈,能看出全身血管的健康情況 脖子上的皮膚最細嫩,脖子處的血管也最“敏感”。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倪新海打了個比方,頸部動脈就像一個窗口,能夠一眼看出全身的健康狀況。 倪新海介紹,頸部的動脈由於血流量大,血管又有分岔,血管所承...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1 2   家中應該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你知道嗎?在我們的家中其實也是有著諸多的危險的,我們要是忽視了這些危險,就會導致我們的身體健康受到損害。因此,我們在生活之中需要預防家中那對我們的身體有著巨大危害的事物哦,這些事物有許多,如甲醛、黴菌、蟎蟲等等的事物,但是其中有一項卻是...

閱讀詳情 »

秋季氣溫變化大,容易著涼感冒和咽喉痛。尤其是進入深秋後,氣溫驟降乾燥風大,皮膚和粘膜極易失去水分,呼吸系統疾病也頻發……聽到這裡您可能要著急備藥了,但先別著急,是藥三分毒,最好還是利用咱們自身的修復能力來對抗疾病。今天教教您秋季用甜美可口水果代替吃藥,保護免疫力不受藥物...

閱讀詳情 »

現代社會發展迅速,青年男性作為主要勞動力承擔著家庭的責任和社會的壓力,過度勞累後常常會感到疼痛,肌肉酸楚,有些人會尋求貼膏藥、熱敷、推拿按摩等一些簡單的治療方法,這些方法有時會減輕痛苦,但有些時候疼痛酸楚的症狀並不能得到緩解,這時就要警惕,也許腰背疼痛并不是那麼簡單,強直性脊柱炎正在悄悄向你靠近。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