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喉嚨怪似感冒 恐是小中風前兆!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69歲資先生6年半前某日起床後,感覺喉嚨怪怪講不出話,到其任職的榮民之家附設小護理站就診,被診斷為感冒,拿了藥就回去繼續工作,當天剛好與榮民醫院護理長及院長見面,院長發現資先生手無力,懷疑可能是中風,立即安排他就醫檢查,果然診斷出小血管的阻塞型中風,幸好趕在黃金3小時內住院治療。

根據一項針對全台20縣市30歲以上民眾的「台灣民眾中風認知大調查」顯示,有21%民眾曾出現疑似上述案例的小中風症狀,卻高達87%民眾不了解小中風,並有36.9%民眾不清楚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會引發中風。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翁文章分析,手麻腳麻、頭痛暈眩、言語不清、吞嚥困難、流口水、嘔吐、視力模糊、步態不穩、運動失調等都是小中風(醫學上定義為「暫時性腦缺血」)的症狀,小中風雖然一般在24小時內可完全恢復,但若不積極處理,將來發生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4-5倍。

此外,雖然據調查有超過6成民眾知道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是引發缺血性中風的原因之一,但一般人仍輕忽手腳發麻、頭暈、耳鳴、視力模糊甚至勃起功能障礙,其實都是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警訊。

翁文章醫師強調,民眾對中風防治的認知有待加強,若不幸發生中風,一定要謹守「黃金3小時」觀念,必須在中風2小時內抵達大醫院、3小時內接受血栓溶解劑(rt-PA)治療,恢復效果將會好3成。

翁醫師提醒,預防中風沒有假期!中風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兩種,好發於冬天的是出血性中風;但佔超過7成的缺血性中風,一年四季都可能發作。因此高危險族群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頸動脈狹窄、心房顫動等患者,一年到頭都必須做好防範,不可輕忽看似輕微的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332

相關推薦

在上世紀80年代早期,登山愛好者亞當·格羅斯基和傑夫·艾林頓最先開始在停車場邊緣的鐵索上行走,開創了這項運動。近幾年,在美國街頭、公園裡隨處可見青少年在“走繩”,這項運動越來越受歡迎。 走繩運動是種鍛煉平衡能力的運動方式,通常在戶外進行。用於該運...

閱讀詳情 »

  穿衣服時,兩手在背後相握,伸直手的同時挺胸;上半身自然下垂,兩手左右擺,同時腰部向左右扭轉;兩手抱頭將頭部下壓,同時吐氣,抬頭時吸氣。  早晨醒來時把枕頭墊在背後,兩手向後伸直並伸展身體;做仰臥起坐3次;把枕頭墊在背後,兩膝彎曲併攏,輪流倒向左右側,並使膝蓋接觸到床面,兩手...

閱讀詳情 »

30分鐘瘦腿操趕走粗壯蘿蔔腿 擁有一雙修長的美腿,是每個女性夢寐以求的東西。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瘦腿的絕招,讓你也能有一雙令人羨慕的美腿。   美腿秘技一:每天抬腿30分鐘,“ 蘿蔔 ”不見了 方法:平躺,雙腳垂直 ​​靠牆舉直,腿緊貼牆,至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