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喉嚨怪似感冒 恐是小中風前兆!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69歲資先生6年半前某日起床後,感覺喉嚨怪怪講不出話,到其任職的榮民之家附設小護理站就診,被診斷為感冒,拿了藥就回去繼續工作,當天剛好與榮民醫院護理長及院長見面,院長發現資先生手無力,懷疑可能是中風,立即安排他就醫檢查,果然診斷出小血管的阻塞型中風,幸好趕在黃金3小時內住院治療。

根據一項針對全台20縣市30歲以上民眾的「台灣民眾中風認知大調查」顯示,有21%民眾曾出現疑似上述案例的小中風症狀,卻高達87%民眾不了解小中風,並有36.9%民眾不清楚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會引發中風。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翁文章分析,手麻腳麻、頭痛暈眩、言語不清、吞嚥困難、流口水、嘔吐、視力模糊、步態不穩、運動失調等都是小中風(醫學上定義為「暫時性腦缺血」)的症狀,小中風雖然一般在24小時內可完全恢復,但若不積極處理,將來發生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4-5倍。

此外,雖然據調查有超過6成民眾知道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是引發缺血性中風的原因之一,但一般人仍輕忽手腳發麻、頭暈、耳鳴、視力模糊甚至勃起功能障礙,其實都是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警訊。

翁文章醫師強調,民眾對中風防治的認知有待加強,若不幸發生中風,一定要謹守「黃金3小時」觀念,必須在中風2小時內抵達大醫院、3小時內接受血栓溶解劑(rt-PA)治療,恢復效果將會好3成。

翁醫師提醒,預防中風沒有假期!中風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兩種,好發於冬天的是出血性中風;但佔超過7成的缺血性中風,一年四季都可能發作。因此高危險族群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頸動脈狹窄、心房顫動等患者,一年到頭都必須做好防範,不可輕忽看似輕微的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33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知道嗎?骨質疏鬆症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是全球第二大重要的流行病。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至今年6月底,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352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7萬人,年增幅度連續三年超過5%。在聯合國在2017年世界人口觀察報告調查中,預估2050年台灣老年人口將達到8百萬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關節紅腫疼痛,手指又腫得像香腸,竟是乾癬合併關節炎。根據統計,有三成乾癬患者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由於症狀常被忽略,有超過7成患者延誤診斷,錯失治療時機,發病時不只關節腫痛不適,嚴重的話還會導致不可逆的變形。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免疫風濕科林廷軒主任表示,乾癬性關節炎症狀相當多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我女友要我來打子宮頸癌疫苗!」這話聽起來有些怪,但感染科醫師卻認為,這是件認知正確的好事,因為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不單預防子宮頸癌,還能預防生殖器周圍相關癌症,以及俗稱的菜花都能有效防範,自己與伴侶都接種疫苗,達到雙重保護。   「阿昆」女友日前至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