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喝酒的九大技巧 降低酒精危害性

喝酒的九大技巧 降低酒精危害性 

1.飲酒後切不要洗澡

    人飲酒後體內貯存的葡萄糖在洗澡時會被體力活動消耗掉,引起血糖含量減少,體溫急劇下降,而酒精抑制了肝臟正常的活動,阻礙體內葡萄糖貯存的恢復,以致危及生命,引起死亡。

    2.空腹時不要飲酒

    一面飲酒,一面進食,酒在胃內停留時間長,酒精受胃酸的干擾,吸收緩慢,就不易酒醉。

    3.不要大口猛喝

    要慢慢喝酒,不時地停頓一下,喝酒時不要喝碳酸飲料,如可樂、汽水等,以免加快身體吸收酒精的速度。

    4.喝酒時多吃綠葉蔬菜和豆製品

    綠葉蔬菜中的抗氧化劑和維生素可保護肝臟;豆製品中的卵磷脂也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5.最好的醒酒物不是茶水,更不是雪碧與可樂,而是果汁,特別是橙汁、蘋果汁能起到很好的解酒作用,因為它們含有果糖,可以幫助酒精更好地燃燒。

    6.不要多種酒混合飲

    因為各種酒成分、含量不同,互相混雜,會起變化,使人飲後不舒適,甚至頭痛、易醉。

    7.不要用藥酒作宴會用酒

    某些藥物成分可能跟食物中一些成分發生矛盾,或者起化學變化,喝了後會令人噁心、嘔吐和不適。

    8.白酒、啤酒應注意

    喝白酒時,要多喝白開水,以利於酒精儘快隨尿排出體外;喝啤酒時,要勤上廁所;喝烈酒時最好加冰塊。

    9.盡可能飲熱酒

    不管是白酒、黃酒,加溫後飲用:一是芳香適口;二是可揮發掉一些沸點低的醛類有害物質,減少有害成分。喝酒難以避免。適量喝酒,有益於健康,酗酒將傷身。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在網路有不少謠言宣稱,吃天然蜂蜜可改善鼻過敏症狀,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對此表示,早在2002年,國外研究已證實,蜂蜜無法改善鼻過敏症狀。當時之所以出現這種說法,是因為有人認為,蜂蜜中的花粉可發揮減敏功能,或可舒緩過敏不適,但蜜蜂採集花蜜時,所選擇的花卉花粉,不見得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輕忽疼痛控制 恐惹慢性疼痛上身提到「疼痛」總讓人避之唯恐不及,面臨術後疼痛,民眾卻又擔心止痛藥副作用,選擇咬牙忍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陳自諒醫師表示,強忍術後疼痛,易造成血壓上升、免疫力降低、生理壓力導致傷口復原緩慢,還可能因為過度疼痛,造成身心靈創傷,導致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台灣人每年喝掉近千億元飲料,手搖店密度更勝便利商店。根據2019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報告指出,18年來男女青少年每天咖啡及茶的攝取量大幅成長75%,其中25%喝超過500ml的含糖飲料,此舉不僅可能會導致肥胖及引發糖尿病,還會讓血中尿酸值大幅提高1.1倍,埋下未來痛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含糖飲料喝太多,惹代謝症候群上身,小心腎病跟著來!近年調查顯示青少年含糖茶飲、咖啡攝取量增1.5倍,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輔大醫院副院長盧國城指出,透析病人有46.1%來自糖尿病併發症,含糖飲料攝取過量,對青少年尿酸、體重指數和血壓影響甚鉅,埋下腎病風險。台灣基層透析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