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圓夢!子宮頸閉鎖不全婦 9次流產終得子

台灣一名41歲的陳女士,過去懷孕9次卻因子宮頸閉鎖不全皆宣告失敗。陳女屬於高危險妊娠,高齡合併妊娠糖尿病與高血壓且有多次流產記錄,但為了求得一子,仍不放棄希望,決定拚第十次懷孕,在醫師建議下接受腹腔鏡子宮頸環紮手術後再懷孕,終於如願得子,寶寶於33週以剖腹產出生。

該病患自2004年起,已懷孕9次,因子宮頸閉鎖不全,接受過6次傳統麥當勞(McDonald)子宮頸縫合術,皆不幸流產。即便信心不斷受到打擊,但求子若渴的他們,仍舊抱持一絲希望。

替陳女進行診治的台灣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教授李奇龍說,該患者過去歷經多次流產,可能是導致子宮頸閉鎖不全的主因。他說明,「子宮頸閉鎖不全」是指子宮頸沒有關閉的能力,子宮頸通常是要到足月,約37-40週才慢慢的張開,小孩子才會生出來。而閉鎖不全的孕婦通常第一胎懷孕沒辦法事前得知,但可從超音波測量子宮頸長度,通常短於2.5公分則屬於高風險群,最好是在12-18周左右進行傳統子宮頸環紮術。

李奇龍補充說,導致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原因,除了子宮頸長度小於2.5公分,大多是後天造成,像是子宮頸曾做過大面積切片、電燒等手術,也有一部分是天生的。

李奇龍形容,患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孕婦,就像是讓寶寶住在一個不完善的宮殿中,子宮沒有足夠的支撐力能讓孩子居住到足月,因此易導致流產或早產。當孕婦在早期懷孕時發生子宮頸無痛性的擴張,伴隨少量的陰道出血與腹部的下墜感,內診或超音波撿查時可看到羊膜成一汽球般突出於子宮頸口外,往往是因為「子宮頸閉鎖不全」所造成。

為避免因「子宮頸閉鎖不全」造成流產或早產問題發生,該個案接受腹腔鏡子宮頸環紮手術(laparoscopic cervical cerclage),有別於傳統經陰道麥當勞McDonald子宮頸縫合術。李奇龍表示,腹腔鏡微創手術是從孕婦腹部打開2至4個約0.5公分的傷口,放入環紮帶後,於高位的子宮頸進行環形的束綁。如此可避免過短的子宮頸,隨子宮逐日增大而發生閉鎖不全,更能有效抵抗子宮壓力,讓多次流產的婦女仍能成功懷孕生產的機會。

子宮頸環紮手術是用不吸收的縫線,將子宮頸作一個環形的縫合,等到足月時再將之剪開取出,便可以自然生產。做完子宮頸環紮術後可能需要住院2-3天,以方便醫師可以觀察是否還有早產陣痛的情形發生。

李奇龍建議,經醫師評估後,若女性想擁有寶寶,但將來可能面臨「子宮頸閉鎖不全」問題,最好在懷孕前就先做環紮手術,預防勝於治療,以有效降低早產或是流產的機率。



相關推薦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升溫,衛生福利部立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外界也持續關心武肺疫苗採購進度。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坦言,另一大廠牌生產線疑似出現問題,500萬劑疫苗採購也跟著延遲。全球疫情持續嚴峻,各國紛紛搶武肺疫苗,陳時中曾透露,指揮中心已購得2千萬劑,分別是COVAX平台476萬劑、牛津AZ疫苗1000萬...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感染事件已擴增至10人確診,指揮官陳時中也公布案864更詳細的活動史,除了原先與案863一起到過桃園南門市場之外,案864曾獨自去過廣德海鮮餐廳、台北大腸蚵仔麵線、福隆粩、一品金湯豆漿王。面對確診者的活動史,福隆粩業者也說感到很意外,目前會先暫停營業,跟客戶連絡看是要把貨物取走或是取消訂...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感染事件延燒,除了昨公布確診護理師案863之丈夫案864、其女兒案865染疫,今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再公布,另一確診護理師案839的祖母案870也檢驗出陽性。媒體追問,現在疫情是否由院內群聚感染變成社區感染?陳時中回應,以上兩個家庭的接觸者染疫,仍屬於社區內的密切接觸者傳染。部立桃園...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今日再新增1人染疫,目前已累計10人確診。指揮官陳時中今天直言,民眾在防疫上相對鬆懈,首度呼籲民眾「隨身帶酒精」。他強調,「病毒無所不在,多一份小心,對自己是多一份保障」;醫師也提醒,若民眾過去一整年沒有出現感冒等症狀,代表自我防護良好,反之,則需要多加留意。武漢肺炎疫情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