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吃地瓜、地瓜葉防便祕|台灣好食材

工作壓力大,吃得多卻動得少,便秘成為通病,一旦毒素累積,容易造成腸道病變,甚至罹患大腸癌,北市林森中醫醫院醫師黃珏頴建議,除了多喝水、常運動,也應補充含有粗纖維素的蔬果,地瓜、地瓜葉及芥蘭、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最推薦
多吃地瓜 地瓜葉防便祕|台灣好食材
一週排便少於3次即是便秘
衛福部國健署日前公布100年國人十大癌症,第一名便是大腸癌,腸道健康引起關注,防治大腸癌的第一步就是觀察日常排便習慣是否改變或出現異常,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醫師黃珏頴表示,一週排便次數少於3次即視為便秘。

★十字花科富含纖維素
黃珏頴指出,門診中最常見的便秘原因以飲食不正常、精神壓力失調為主,燥熱與氣血虛弱體質的人最常發生便秘情形。

她表示,預防便秘,應儘量補充粗纖維素的食物,地瓜葉、地瓜最佳,芥蘭、芥菜、油菜、花椰菜、甘藍、萵苣、白菜、白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除了富含纖維素,也是高抗氧化食材;直接吃水果比喝果汁為佳。

★補充酵素、益生菌及寡醣
此外,也可補充酵素、益生菌及寡醣,寡糖是腸道比菲得氏菌等益菌的營養源,有助於增加益菌數量,打敗葡萄球菌等壞菌;益生菌則有助於改善腸道環境、促進腸道蠕動,讓排便更順暢

★多喝水,或以決明子茶等代替
水分的攝取及運動也很重要,黃珏頴建議,成人每天需飲用2,000cc.的水,晨起空腹喝2杯溫開水有助於排便,若不喜歡白開水,可以綠茶、杏仁茶、決明子茶代替;每日至少30分鐘「緩運動」,運動時縮小腹,加強腹部肌力,也有助於排便。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腸道細菌不僅能幫助消化食物,也透過影響荷爾蒙的組成與平衡,左右人體的生理、發育和行為。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江殷儒副研究員發現,一種厭氧菌具有逆轉荷爾蒙的能力,可以將雌激素逆轉成雄激素,對婦女停經、男性禿頭及攝護腺癌等困擾帶來一絲曙光。厭氧菌逆轉機制 助探索腸道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確定懷孕後開心期待迎接新生命,沒想到在產檢時卻發現卵巢癌!國泰健檢部長陳皇光表示,這類個案並不少見,通常情況下保不住胎兒,令人陷入兩難,且患者接受手術後也可能失去生育能力,造成雙重打擊。   陳皇光表示,除了乳癌之外,最常見的婦癌還包括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我國再添1例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定個案!為北部1名30多歲女性,她於2月28日至3月8日前往英國旅遊及探訪當地友人,返國後於3月9日因頭暈、頭痛等症狀至診所就醫,當時微燒及輕微咳嗽,隔天至醫院就醫,經通報檢驗於11日確診,目前收治負壓隔離病房治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牙膏裡所含的氟化物可以幫助預防蛀牙,但在1項研究中發現,如果牙齒過度暴露於氟化物中,可能會損害琺瑯質(又稱牙釉質)細胞吸收和儲存鈣的能力。研究是由紐約大學牙科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並發表在《科學信號》(Science Signaling)。   琺瑯質是牙齒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