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4個生活小智慧,改善便秘超有fu!|台灣好食材

排便不順的問題越來越普遍。你知道嗎?最好的排便頻率是每天1~2次,如果2~3天才能排便一次,就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飲食與生活習慣了。以下提供幾個生活小智慧,可以有效改善便秘喔!
4個生活小智慧,改善便秘超有fu!|台灣好食材
便秘可能造成肥胖、影響兒童智力
因為排便就是將經過消化吸收後不要的毒素與廢物排除體外,如果無法正常且規律的將這些毒素與廢物排除體外,自然會造成身體更多的健康問題。像是皮膚粗糙、長青春痘、口臭、精神不濟、痔瘡、肥胖、甚至引發心血管疾病,還有研究顯示,兒童長期便秘還可能影響智力的發展呢!

蹲姿如廁,有助便意產生
蹲姿最能使力排便,不妨在家裡馬桶前放張小板凳,雙腳跨在上方、身體往前傾模仿蹲姿,對於便意的產生與使力排便都有幫助。

有便意就要上
有便意時就應該立即去排便,如果忍住不上,往往會讓大腸對於便意的敏感度下降,惡性循環後就容易造成便秘。

運動量可累計,融入生活很簡單
運動可以有效幫助全身肌肉的收縮與放鬆,也可以幫助腸胃道的蠕動喔!運動其實是可以累計的,工作疲勞時不妨起身做做伸展操、中午吃完飯或下班回家時建議多走走路、晚上看電視時也可在原地踏步/小跑步或是做點肌力訓練,這些都是很生活化的運動,每天累計有20~30分鐘的運動就很棒囉!

少辛辣、細嚼慢嚥減輕腸胃負擔
平時減少攝取過度辛辣的食物,可避免刺激消化道黏膜;細嚼慢嚥,每口咀嚼30~50下,則有助於減輕腸胃道負擔。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子宮肌腺症是一種子宮病變,會造成婦女嚴重經痛和血崩,此疾病來自於子宮內膜細胞沒有乖乖待在子宮內膜腔,侵襲到子宮肌肉層中,塞成塊狀,造成子宮腫大。較常見型態是整個子宮瀰漫性擴大,稱為子宮肌腺症;少部分病人的病灶並非平均散布子宮裡,而是侷限在子宮某些部位,看起來像肌瘤,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身為國小老師的黃女士,需要授業解惑的她,但因雙耳皆為重中度聽力受損,並隨著持續的聽力惡化,即使戴助聽器,黃老師上課與學生或與家長互動時,倍感困難與無助,異樣眼光與同情深深刺痛她的心,加上新冠疫情延燒,人人戴口罩讓溝通更為困難。 經電子耳手術  找回自信生活 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家有小小孩的父母,最害怕的應該是:孩子只要沒得到喜歡的玩具,就大哭大鬧。傳統上有家長會認為,孩子不常是講話,只是俗稱的「大隻雞慢啼」;實際上,家長有可能無意間剝奪孩子學講話的機會。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劉又菱指出,孩子對說話不感興趣,是因為大人在他說話之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