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專科整合醫療 提升胃腸道基質瘤治癒率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胃腸道基質瘤(GIST)早期仰賴手術切除,但常有復發或轉移的病例,在過去,五年約只有五成的存活率,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目前已有標靶藥物可降低腫瘤復發風險。曾有一名罹患胃腸道基質瘤的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術後積極配合追蹤,卻沒想到依舊發生了腫瘤轉移的情形,所幸透過標靶藥物的控制與手術切除的治療,加上多專科整合團隊的照護,至今已超過了10年的時間,目前該名病患的病情仍然穩定控制中。

臺大醫院外科部專任主治醫師楊卿堯表示,胃腸道基質瘤不同於其他胃腸道惡性腫瘤,而是一種KIT(CD117)蛋白質變異而成,由於胃腸壁的間質細胞基因發生突變,腫瘤位置較深層,初期症狀較不明顯,因此不易預防,為惡性腫瘤的一種;而民眾最常聽到的胃癌、腸癌等,是由胃內側之黏膜(接觸食物與食麋的上皮組織)所發生的病變。至於基因為何會發生突變,目前仍無確切之原因。

目前治療胃腸道基質瘤的方式以『手術完整切除腫瘤』為優先,一般而言,外科醫師會視腫瘤生長部位及大小,來決定是否能夠切除。和乳癌、大腸癌及很多惡性腫瘤不同的是,胃腸道基質瘤對於化療及放射線治療具有高度抵抗性;因此,若有無法切除或轉移性之胃腸道基瘤,則會先採用標靶藥物治療。

楊卿堯醫師強調,面對胃腸道基質瘤高復發的風險,從診斷、手術治療到術後追蹤,都需要跨科別的整合性醫療團隊合作,針對個案的狀況會同放射科、胃腸內外科、腫瘤科、營養師、臨床護士等多專科人員共同擬訂治療計畫,並在開刀手術後透過團隊成員提供優質的整合照護,有助於患者的復原及治療成效。

楊卿堯醫師呼籲,胃腸道基質瘤在整合性標靶醫療時代已經能達到非常高疾病控制率,經由內視鏡及電腦斷層檢查,大幅提升檢出率,且目前已有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千萬不要聽信偏方,反而錯過了黃金治療期,在治療期間,聽從專業醫師及護理人員的指示,按時服藥、積極配合治療,才能戰勝胃腸道基質瘤。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17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寒流一波波來襲,你也愛泡澡、泡溫泉嗎?小心皮膚搔癢症上身!醫師指出,冬天空氣乾燥,肌膚表面容易流失水分,而長時間接觸熱水,會使肌膚內的天然保濕因子加速流失,導致皮膚過度乾燥,出現脫屑、龜裂等問題,並產生搔癢等症狀,最近因皮膚搔癢而就診的人數,就增加2成以上。皮膚科醫師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5歲男童,從小有頭歪向左側的現象,雖曾接受復健治療,但仍未改善,直到近來接受眼科門診檢查,發現有右眼上斜視的現象,且患者還出現長短臉,醫師診斷為典型先天性第四對腦神經麻痺合併上斜視所導致。這名男童為了減少斜視造成的複視現象,會習慣性呈現歪頭姿勢,長期下來就壓迫到一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波寒流來襲,使得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如雪上加霜,發生心肌梗塞的危險就如影隨形般困擾著病人;醫師指出,急性心肌梗塞因為是無聲無息發作,所以又號稱「閃靈殺手」,黃金治療期約90分鐘,一旦發作最好立即送抵醫院,不然極易導致猝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全球十大死因的報告中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近來食安問題連環爆,50歲王女士擔心自身及家人的身體健康,經常徹夜難眠,必須服用多顆安眠藥才能入睡,經醫師建議嘗試靜脈光能療法後,不但解決失眠問題,竟意外連腸胃蠕動都變好,排便也順暢許多;不過,醫師提醒,靜脈光能療法不能取代傳統醫學治療,只能做為輔助治療,有任何疾病仍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