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專科整合醫療 提升胃腸道基質瘤治癒率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胃腸道基質瘤(GIST)早期仰賴手術切除,但常有復發或轉移的病例,在過去,五年約只有五成的存活率,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目前已有標靶藥物可降低腫瘤復發風險。曾有一名罹患胃腸道基質瘤的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術後積極配合追蹤,卻沒想到依舊發生了腫瘤轉移的情形,所幸透過標靶藥物的控制與手術切除的治療,加上多專科整合團隊的照護,至今已超過了10年的時間,目前該名病患的病情仍然穩定控制中。

臺大醫院外科部專任主治醫師楊卿堯表示,胃腸道基質瘤不同於其他胃腸道惡性腫瘤,而是一種KIT(CD117)蛋白質變異而成,由於胃腸壁的間質細胞基因發生突變,腫瘤位置較深層,初期症狀較不明顯,因此不易預防,為惡性腫瘤的一種;而民眾最常聽到的胃癌、腸癌等,是由胃內側之黏膜(接觸食物與食麋的上皮組織)所發生的病變。至於基因為何會發生突變,目前仍無確切之原因。

目前治療胃腸道基質瘤的方式以『手術完整切除腫瘤』為優先,一般而言,外科醫師會視腫瘤生長部位及大小,來決定是否能夠切除。和乳癌、大腸癌及很多惡性腫瘤不同的是,胃腸道基質瘤對於化療及放射線治療具有高度抵抗性;因此,若有無法切除或轉移性之胃腸道基瘤,則會先採用標靶藥物治療。

楊卿堯醫師強調,面對胃腸道基質瘤高復發的風險,從診斷、手術治療到術後追蹤,都需要跨科別的整合性醫療團隊合作,針對個案的狀況會同放射科、胃腸內外科、腫瘤科、營養師、臨床護士等多專科人員共同擬訂治療計畫,並在開刀手術後透過團隊成員提供優質的整合照護,有助於患者的復原及治療成效。

楊卿堯醫師呼籲,胃腸道基質瘤在整合性標靶醫療時代已經能達到非常高疾病控制率,經由內視鏡及電腦斷層檢查,大幅提升檢出率,且目前已有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千萬不要聽信偏方,反而錯過了黃金治療期,在治療期間,聽從專業醫師及護理人員的指示,按時服藥、積極配合治療,才能戰勝胃腸道基質瘤。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178

相關推薦

生活中心/林彥君報導受疫情影響,不少人為求方便,會將家中料理拿去微波或是去便利商店買微波食品來做為三餐的選擇。不過,微波食品真的安全嗎?會致癌嗎?對此營養師表示,這完全是對微波爐的誤解,其實並不會因此而致癌,反而應該注意放在營養均衡與鈉含量的問題上。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在臉書粉專「李婉萍的營養天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6)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截至下午17時統計,完成疫苗意願登記共814.4萬人,當中418.9萬人僅想打莫德納疫苗,占總數51.43%,指揮官陳時中說,今天已經施打完第2劑牛津AZ疫苗,說自己沒什麼特別不舒服。 3月22日接種手劑牛津AZ疫苗,按建議10至12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Delta變異株(印度變異病毒)大軍來勢洶洶,今(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7月10日至16日境外移入個案,病毒基因定結果,7名個案全部都感染Delta變異株,當中2例個案接苗仍然感染。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天公布6名境外移入病毒株分析結...

閱讀詳情 »

紅棗大概是養生料理中最常見的食材之一了,甜甜的滋味,不論煮菜、燉雞湯、做甜食,通通派得上用場!不過你知道還沒曬乾後的紅棗長什麼樣子嗎?新鮮紅棗的口感像水果、營養還比紅棗乾高!今天就帶大家認識紅棗相關小知識:紅棗的功效及好處、紅棗怎麼挑以及紅棗怎麼吃~ ▲大家常看到作為食材的紅棗,但未曬乾的紅棗也可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