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癌治療 選對一線標靶藥物活更長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2013年歐洲臨床腫瘤醫學會日前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9/27~10/1),會上所發表的最新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針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以下簡稱大腸癌)患者,若能依據基因檢測結果來選擇適合RAS基因未發生突變的患者,若第一線使用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標靶藥物,則病人中位存活時間可達33.1個月,比先使用新生血管抑制劑多出7.5個月。這個結果與發表於今年六月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的研究結果互相呼應,顯示利用基因檢測選擇標靶藥物,將為大腸癌病患延長生命帶來新希望!

參加今年歐洲臨床腫瘤醫學會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外科部部長暨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秘書長王照元特別強調,「要有完整的個人化治療,選對標靶藥物絕對是重要關鍵!」,現行使用的大腸癌標準化療只能提供約22個月個的存活期,但若能根據個人化治療原則來選擇正確的標靶用藥順序,存活期將可大幅延長到33.1 個月,幫助病人增加超過11個月的存活時間。

所謂的轉移性大腸癌個人化治療,意指根據病患的KRAS基因檢測結果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進行治療。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根據臨床實驗的結果,建議KRAS基因沒有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治療應優先使用表皮生長抑制劑來治療,新生血管抑制劑則建議待留第二線使用。然而,目前國內健保只提供這兩種標靶藥物於第一線使用,若後續要更換藥物則必須自費。與會的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李冠德表示,希望台灣也能夠參酌國外最新的臨床試驗結果,適時調整健保給付條件,讓醫師可以先透過完整的基因檢測,選擇最合適的第一線與第二線標靶藥物。

除了遵從醫囑接受治療之外,兩位醫師建議,大腸癌早期發現治療效果最好,不要聽信民間偏方而延誤治療,目前衛生署提供年滿50~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且,即使診斷時大腸癌已發生轉移,透過KRAS與NRAS基因檢測,還是可以選擇適當的第一線標靶用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千萬別輕言放棄!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53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愛美人士經常煩惱該做什麼髮型才好,從仔細洗頭吹乾、決定捲髮還是直髮、到最後噴上定型液維護造型,每個步驟都不能馬虎,但可能有不少人有共同困擾,髮質越來越乾,容易毛毛躁躁而且容易斷裂,就算怎麼護髮又一下子故態復萌;髮質越來越差問題可能出在洗頭方式。   「空洞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腦中風位居十大死因第四位,也是造成65歲以上老人重度殘障的主因,治療上,若出現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則可於中風後三小時內施以靜脈內血栓溶解術,但症狀難以改善;安南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蔡銘駿指出,中風後神經症狀並無有效治療方式,但有文獻指出,若能越早執行動脈內取栓治療,尤...

閱讀詳情 »

終極減重 14 招 「我不行了。我沒辦法再面對另一份節食餐了。」 我的朋友金柏莉(Kimberly)明知不可而為之,又一次立下新年減重挑戰。 「每年我都撐上幾個月,或許能成功減個2、3公斤吧,但到了春天又全部胖回來了。」她怨道:「有什麼意義?我就是命中注定要當胖子。」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nb...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正子斷層造影(PET )結合電腦斷層掃描(CT)是目前醫界診斷癌症、心臟病,以及腦部神經精神疾病等具突破性的重要診斷工具。中國航運公司榮譽董事長彭蔭剛 先生於2017年被診斷出胰臟癌,經振興醫院一般外科蘇正熙教授花了近七小時施行手術,順利復原,彭先生為了感謝蘇正熙教授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