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啊!原來99%的人都不懂「正確的擦屁股」,痔瘡全是「自己擦出來的」,這樣根本就是在虐待肛門呀!

天啊!原來99 的人都不懂「正確的擦屁股」,痔瘡全是「自己擦出來的」,這樣根本就是在虐待肛門呀!

圖片截自快速問醫生以及深圳远大肛肠医院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緊張且飲食習慣不正常,在這樣的生活型態下衍生了一種普遍的普遍的文明病「痔瘡」。這雖不是緊急病症,卻讓人坐立難安,且往往難以啟齒的關係而延遲就醫。

你相信嗎?擦屁股的方式,也是影響痔瘡的一大主因。

天啊!原來99 的人都不懂「正確的擦屁股」,痔瘡全是「自己擦出來的」,這樣根本就是在虐待肛門呀!

圖片截自網易教育

有研究顯示,上完廁所後將衛生紙摺疊2次(即4層)擦屁股的人,患痔瘡的機率遠遠小於只摺疊1次(即2層)的人,前者患痔瘡的機率甚至降低了高達17.53%!這是因為,當使用摺兩次的衛生紙擦屁股時,衛生紙此時的厚度對於肛門周圍的微血管來說,相當於一個柔軟的「床」。而這種厚度也會對血管起到按摩作用,促進微循環,將痔瘡扼殺在搖籃中。

現代人生活節奏過快,往往不會很認真地擦屁股,而這也會導致微血管迴圈不暢,引發痔瘡。正確擦屁股的方法應該遵循「一蘸二擦三轉」的原則。

一蘸:將衛生紙疊成若干層後垂直輕壓到肛門上。

二擦:不必說了吧,大多數人都會這個,只是女性朋友要記得,擦的時候應只能向後擦,免得造成陰道感染。

三轉:因為肛門周圍是褶皺,所以需要用衛生紙仔細擦淨,通常兩個半圈可以擦完一遍。

天啊!原來99 的人都不懂「正確的擦屁股」,痔瘡全是「自己擦出來的」,這樣根本就是在虐待肛門呀!

圖片截自百度經驗

除了飲食和生活習慣外,許多痔瘡都是不注意如廁小節所「養成」,養成以下幾個好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哦!

一、「擦」改「揉」

絕大多數人揩屁股都是用紙「生擦」,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用紙「螺旋狀的揉搓」。肛門褶皺多,「擦」很難擦乾淨,隱匿在褶皺中的細菌長期炎性刺激,不僅會讓人經常感覺肛門熱辣灼痛,而且很容易誘發痔瘡。改變這個錯誤的小習慣只需要30秒,但是卻能大大降低痔瘡的發生幾率,特別是女性,一定要從前往後揉搓,而蹲廁所的時間若太長時尤其要注意,這時候肛門水腫,更不能用紙使勁兒擦。

二、冷鹽水沖洗

很多人便後用溫水洗洗,這是值得提倡的好習慣,但更建議大家用冷鹽水洗(配備比例:半盆水,250克鹽),對預防痔瘡很有幫助。大便後肛門充血嚴重,用冷鹽水洗一來可以消炎抗菌,二來能夠消腫,緩解充血狀態。肛門本來就是有菌狀態,這裡的細菌是「益生菌」,過於乾淨反而會引起菌群失調,糾正起來更麻煩。

三、入廁不超過5分鐘

幾乎所有的痔瘡病人都有坐在馬桶上看書看報習慣,如果能將大便時間控制在 5分鐘以內,至少可以減少7成痔瘡的發生。如果在5分鐘內解不出來,就起身過1個小時有便意的時候再去。人在處於蹲位和坐位時,肛門位置最低,承受的壓力也最大,直腸靜脈長時間充血,很容易形成靜脈團誘發痔瘡。

四、定時排便

養成每天定時定點排便的習慣,對預防痔瘡也非常關鍵。每天在同一時間想著「要排便」,不到半個月就可以形成規律。另外,便意非常寶貴,請大家一定要珍惜,有了便意馬上就去。如果經常因為這樣或那樣的事耽擱一下,便意就會不見了。

五、多做提肛運動

天啊!原來99 的人都不懂「正確的擦屁股」,痔瘡全是「自己擦出來的」,這樣根本就是在虐待肛門呀!

圖片截自健康安全網

痔瘡說白了就是肛墊下移造成的,有事沒事多做做提肛運動,對預防痔瘡簡便有效。

原來光是擦屁屁這件事也有那麼多學問,真是又讓小編學到一課了。不過在馬桶上看書玩手機的習慣,真的好難戒喔orz分享給你身邊的好朋友,告訴他們正確擦屁屁的重要喔!

文章來自騰訊大粵網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綜合報導)目前接種流感疫苗,需要用打針方式,讓身體產生抗體。未來,說不定不需要靠打針,只要貼貼片,就能達到流感疫苗接種效果。美國研究團隊研發一種實驗性流感貼片,貼片上帶有水溶性微小針頭。初步研究顯示,這種新型流感疫苗貼片不但安全,而且很有效。 流感疫苗貼片 不會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綜合報導)銀髮族走路速度變慢,有時不只是老化,很可能也是失智症警訊!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銀髮族走路速度變慢,與失智症息息相關,出現失智症的機率會比較高。銀髮族走路速度變慢 多數大腦右海馬迴萎縮研究顯示,走路速度變慢的銀髮年長者,大腦右側海馬體有萎縮現象,而大腦這一區與記憶、空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未按時服藥氣喘發作 鬼門關前走一遭氣喘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臨床上,曾有好幾位沒有按時使用藥物而出現重積性氣喘(status asthmaticus)發作的患者,被送至三軍總醫院急診室時,都已嚴重的呼吸衰竭,接受插管使用傳統呼吸器模式及一般藥物治療後仍處於病危狀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女性朋友要注意,「經痛」除了表現在月經期,還可能發生於其他時間。中醫師林襄穎近來診治兩位病患,她們都是在「月經快要乾淨、或是剛乾淨時」感到下腹痛,這乃是罹患子宮腺肌症警訊,所幸中藥治療後都有明顯改善,目前已恢復正常。中醫師林襄穎表示,正常子宮內膜長在子宮腔,但若發生異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