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神奇了!只要對著「拇指吹氣」後,下一秒身體就感受到很明顯的奇妙變化...!這招不得不學啊!

問:向大拇指吹氣能夠緩解緊張嗎?

答:大拇指跟緩解緊張沒什麼關係,能夠緩解緊張情緒的因素很可能是吹氣。
 

往大拇指吹氣有個神奇的效果!在重要日子來臨前我們都容易緊張,往往腦筋會一片空白,其實只需要幾秒鐘你就能簡單舒緩情緒,那就是對著拇指吹氣,因為這樣能平復你的呼吸和交感神經,會控制你的心跳讓他正常,不過,以上是網路上的說法,真正讓你平緩情緒的是什麼呢?以下就來看看吧!

太神奇了!只要對著「拇指吹氣」後,下一秒身體就感受到很明顯的奇妙變化...!這招不得不學啊!

(圖片擷取自psifiakiellada

       大拇指跟緩解緊張沒什麼關係,大拇指只不過是一個吹氣「對象」而已,與對著小拇指、手心手背、手腕吹氣沒有太大的差別。能夠緩解緊張情緒的因素很可能是吹氣。吹氣可以幫助我們調整呼吸,使呼吸儘可能順暢平穩。

 

       大拇指跟緩解緊張沒什麼關係,大拇指只不過是一個吹氣「對象」而已,與對著小拇指、手心手背、手腕吹氣沒有太大的差別。能夠緩解緊張情緒的因素很可能是吹氣。吹氣可以幫助我們調整呼吸,使呼吸儘可能順暢平穩。

 

       人體中有一條應激軸: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當我們受到驚嚇、發生恐懼或者焦慮的狀態時,該反應被激發,交感神經興奮,促進機體的能量消耗,腎上腺素水平增高,以應付防禦、攻擊、搏鬥、逃跑等情況的發生。這是人類長期以來生存進化產生的一種應激反應。一般認為,腎上腺素能夠使心肌收縮力加強、興奮性增高,心臟跳動加快,心輸出量增多。腎上腺素還可鬆弛支氣管平滑肌及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進而促進呼吸,增加呼吸頻率,以配合心輸血量增大時需氧量的增加。

 

       由於心肌收縮,心臟的四個心房間隙小,所以人會產生緊張感,所謂「心頭一緊」。只不過這一過程反應極為迅速,所以一般我們無法判斷這一過程孰先孰後。

 

       在緊張的情況下,人們常常會進入急促的淺呼吸狀態,這時肺部空間沒有被充分利用,空氣中的氧氣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還沒有進行充分的交換就被排出體外。而此時對著手指吹氣,可以降低呼吸速度,調整呼吸節奏。呼吸的空氣充分進入肺部和腹部,肺部變得上窄下寬,胸腔擴大,心房間隙擴大,為內臟提供了足夠的空間,降低了心臟跳動的壓力,也為整個血液循環系統提供足夠的氧氣,有助於二氧化碳的排出。

 

       除此之外,每當呼吸行為進行較為充分時,副交感神經系統就會被激活。與交感神經相反,副交感神經系統有合成代謝功能,可以幫助細胞重新獲得能量,降低心率、呼吸頻率以及機體的新陳代謝活動,恢復體內平衡,讓身體放鬆下來。

 

       因此,調整呼吸不僅可以通過擴張胸腔和改善血液循環的方式緩解緊張,同時還通過調節神經系統達到這一目的。正因如此,對著大拇指吹氣才可能起到緩解緊張的效果。

 

       最後要說明的是,調整呼吸並不是氣吹的時間越長、吸的越深就越好,應注意平緩適度。美國一所大學的研究就認為,當人們遭遇恐慌並產生窒息感的時候,最好淺呼吸,研究人員認為,此時過度深呼吸可能會排出超量的二氧化碳,甚至出現眩暈、氣短和窒息感等症狀。

 

文章轉載: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fc656a0102verl.html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28年來,幫助許多身心障礙者家庭,即使有風有雨,但看到孩子們的笑容,沒有後悔,只能勇往直前。」苗栗幼安教養院林勤妹院長,從一位什麼都不懂的家庭主婦,成為孩子們口中的院長媽媽,憑著一股熱情,帶領同仁中在早療領域共同學習,漸漸找到技巧及方法,協助身心障礙孩子們慢慢成長。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強化兒童健康照護,自84年起政府開始提供兒童預防保健服務,也同時編製發放第一代的兒童健康手冊,迄今25年的歲月,記載著寶寶成長的健康檢查及預防接種紀錄,也留下父母對孩子健康狀況關心的痕跡。兒童健康手冊 新增3亮點為能更貼近家長與照顧者的使用習慣,並協助醫護人員更容易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端午吃粽,別太放縱!多數人端午節吃粽要求內餡豐富,一名張先生在發現慢性腎臟病前,最愛包蛋黃與滷肉塊的南部粽,每餐都要吃上一兩顆,但生病後,現在碰都不敢碰,錯過端午好失落。營養師提醒,越美味的粽子往往熱量爆表,吃粽要挑剔,淺嚐美味不放縱,才能健康過端午。慢性腎臟病、糖尿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肥皂洗手很重要!馬階醫護管理專科視光學科助理教授廖思婷表示,自疫情以來,洗手有其重要性,由於現代隱形眼鏡的衛教知識不足,常因清潔不當、配戴錯誤引起眼疾,廖思婷呼籲,隱形眼鏡如同貼身衣物,必須天天清洗,只要調整配戴的習慣,提升個人衛生習慣,可以有效降低眼睛感染或發炎的機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