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神奇了!只要對著「拇指吹氣」後,下一秒身體就感受到很明顯的奇妙變化...!這招不得不學啊!

問:向大拇指吹氣能夠緩解緊張嗎?

答:大拇指跟緩解緊張沒什麼關係,能夠緩解緊張情緒的因素很可能是吹氣。
 

往大拇指吹氣有個神奇的效果!在重要日子來臨前我們都容易緊張,往往腦筋會一片空白,其實只需要幾秒鐘你就能簡單舒緩情緒,那就是對著拇指吹氣,因為這樣能平復你的呼吸和交感神經,會控制你的心跳讓他正常,不過,以上是網路上的說法,真正讓你平緩情緒的是什麼呢?以下就來看看吧!

太神奇了!只要對著「拇指吹氣」後,下一秒身體就感受到很明顯的奇妙變化...!這招不得不學啊!

(圖片擷取自psifiakiellada

       大拇指跟緩解緊張沒什麼關係,大拇指只不過是一個吹氣「對象」而已,與對著小拇指、手心手背、手腕吹氣沒有太大的差別。能夠緩解緊張情緒的因素很可能是吹氣。吹氣可以幫助我們調整呼吸,使呼吸儘可能順暢平穩。

 

       大拇指跟緩解緊張沒什麼關係,大拇指只不過是一個吹氣「對象」而已,與對著小拇指、手心手背、手腕吹氣沒有太大的差別。能夠緩解緊張情緒的因素很可能是吹氣。吹氣可以幫助我們調整呼吸,使呼吸儘可能順暢平穩。

 

       人體中有一條應激軸: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當我們受到驚嚇、發生恐懼或者焦慮的狀態時,該反應被激發,交感神經興奮,促進機體的能量消耗,腎上腺素水平增高,以應付防禦、攻擊、搏鬥、逃跑等情況的發生。這是人類長期以來生存進化產生的一種應激反應。一般認為,腎上腺素能夠使心肌收縮力加強、興奮性增高,心臟跳動加快,心輸出量增多。腎上腺素還可鬆弛支氣管平滑肌及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進而促進呼吸,增加呼吸頻率,以配合心輸血量增大時需氧量的增加。

 

       由於心肌收縮,心臟的四個心房間隙小,所以人會產生緊張感,所謂「心頭一緊」。只不過這一過程反應極為迅速,所以一般我們無法判斷這一過程孰先孰後。

 

       在緊張的情況下,人們常常會進入急促的淺呼吸狀態,這時肺部空間沒有被充分利用,空氣中的氧氣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還沒有進行充分的交換就被排出體外。而此時對著手指吹氣,可以降低呼吸速度,調整呼吸節奏。呼吸的空氣充分進入肺部和腹部,肺部變得上窄下寬,胸腔擴大,心房間隙擴大,為內臟提供了足夠的空間,降低了心臟跳動的壓力,也為整個血液循環系統提供足夠的氧氣,有助於二氧化碳的排出。

 

       除此之外,每當呼吸行為進行較為充分時,副交感神經系統就會被激活。與交感神經相反,副交感神經系統有合成代謝功能,可以幫助細胞重新獲得能量,降低心率、呼吸頻率以及機體的新陳代謝活動,恢復體內平衡,讓身體放鬆下來。

 

       因此,調整呼吸不僅可以通過擴張胸腔和改善血液循環的方式緩解緊張,同時還通過調節神經系統達到這一目的。正因如此,對著大拇指吹氣才可能起到緩解緊張的效果。

 

       最後要說明的是,調整呼吸並不是氣吹的時間越長、吸的越深就越好,應注意平緩適度。美國一所大學的研究就認為,當人們遭遇恐慌並產生窒息感的時候,最好淺呼吸,研究人員認為,此時過度深呼吸可能會排出超量的二氧化碳,甚至出現眩暈、氣短和窒息感等症狀。

 

文章轉載: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fc656a0102verl.html

 

相關推薦

健康達人網/陳郁文   吃素是不是比較容易覺得餓、沒力氣?不,其實吃素也可以頭好壯壯!但是如何營養又均衡,一點都不簡單,來看看吃素前要做好的5項功課。 1.豆類為良好蛋白質配穀類助吸收 蛋白質為人體細胞最重要的組成成份,但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缺少部分必需胺基酸,且較不易被人體吸收,長久不注...

閱讀詳情 »

據統計,男性10大死因中有4項與飲食有關,包括癌症、腦血管疾病、心髒病和糖尿病。以下11種食品對男性健康有益,建議男性多多攝取。   1.西紅柿。西紅柿的酸味能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蛋白質等。西紅柿中豐富的維生素C能制造出骨膠原,強健血管。西紅柿中的礦物質以鉀的含量最富,有助于排出血液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據統計,國內每年約逾百名幼兒有先天重度聽損,連大聲喊叫聲都聽不見,由於人工電子耳問世,重度聽損者得以重回有聲世界。醫師表示,人工電子耳是一種仿生裝置,藉由電流直接刺激聽覺神經,進而產生聽覺。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耳科主任吳哲民指出,一般正常人的聽力為0至25分貝,輕度聽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由於台灣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使得臺灣癌症發生人數逐年增加,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指出,台灣每251位國人就有1人罹癌,而根據2011年癌症登記報告,癌症篩檢發現早期個案的比率也逐漸增高。花蓮慈院癌症醫學中心許文林副院長表示,發生人數最多的前10大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