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用肥皂洗手才有效 隱眼族的NG傷眼行為

用肥皂洗手才有效 隱眼族的NG傷眼行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肥皂洗手很重要!馬階醫護管理專科視光學科助理教授廖思婷表示,自疫情以來,洗手有其重要性,由於現代隱形眼鏡的衛教知識不足,常因清潔不當、配戴錯誤引起眼疾,廖思婷呼籲,隱形眼鏡如同貼身衣物,必須天天清洗,只要調整配戴的習慣,提升個人衛生習慣,可以有效降低眼睛感染或發炎的機會。

戴隱形眼鏡前洗手搓揉20秒 肥皂親油端有效吸附病毒

配戴隱形眼鏡真的會提高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嗎?根據〈The COVID-19 pandemic: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for contact lens practitioners〉這篇期刊論文指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配戴隱形眼鏡者會比一般戴鏡片者提高罹患新冠肺炎的風險。

然而,無論配戴什麼眼鏡,美國CDC和世界衛生組織(WHO)都建議全民多洗手,以降低感染病毒的機會,洗手要用肥皂搓柔至少20秒。

為什麼一定用肥皂洗手?廖思婷說,肥皂是界面活性劑,一端親油,一端親水,親油端可以附著於病毒外層,病毒就會被肥皂吸染,透過搓揉20秒沖水後,病毒就能順著水流被沖走,因此接觸隱形眼鏡之前,先確認雙手是乾淨的。

隱眼清潔、搓揉、消毒三步驟 配戴更乾淨、安全、健康

廖思婷表示,除了日拋外,隱形眼鏡必須按部就班做好清潔。先使用清潔液(清潔),取2、3滴搓20秒(搓揉),將髒污和鏡片鬆脫分離後,再用生理食鹽水沖後,最後才消毒浸泡(消毒)。

隱形眼鏡族六大NG行為 可能帶給眼睛更大傷害

針對民眾最常見的配戴問題,廖思婷歸類以下六點:

1.放錯環境隱形眼鏡與護理用具放在洗手間,環境潮濕易發霉。此外,馬桶的沖水蓋若打開,病菌或微生物會隨著沖水的氣旋升到半空,保持懸浮狀態,可能會間接汙染隱形眼鏡和護理用具,因此放在洗手間外面為佳。

2.配戴前未洗手、擦乾:雙手沒有清潔乾淨或擦乾,水中的細菌可能污染鏡片造成感染。

3.未定期更換鏡盒不乾淨的鏡盒容易長霉,更會產生生物黏膜造成細菌滋染,至少三個月定期更換一次,於每日藥水清潔後,用紙巾擦乾並倒過來徹底風乾。

4.未使用專業藥水:生理食鹽水完全不具消毒功能,一定要購買專用藥水,特別注意的是,硬式與軟式隱形眼鏡藥水不同,不同品牌的藥水不要混搭。

5.未定期更換鏡片偶爾配戴隱形眼鏡者,爲了節省多忽略使用的時效性,比如購買雙周拋的隱眼者,以為可以不限時戴14次,放置一段時間後,消毒藥水早就已喪失消毒功能,無法確保鏡片鏡片的安全性,建議依產品說明準時更換。

6.戴眼鏡過夜睡覺超時配戴隱形眼鏡,眼睛容易缺氧,將提高五倍罹患角膜潰瘍的風險,睡覺前至少一到二個小時前將隱形眼鏡拔掉,改戴眼鏡,讓眼睛呼吸休息。

廖思婷呼籲,民眾可以經由正常檢驗管道,由專業驗光人士的推薦、教導之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鏡片並學習怎麼清潔保養隱形眼鏡,確保配戴安全。

參考資料:Lyndon Jones,Karen Walsh,Mark Willcox,Philip Morgan,Jason Nichols,Contact Lens and Anterior Eye,Volume 43, Issue 3, June 2020, Pages 196-20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67048420300552

【延伸閱讀】

暑期美麗大翻身! 大學生、社會新鮮人雙眼皮手術詢問度高

戴口罩雙眼成焦點 不同世代顯老眼袋淚溝問題通通有解

莫名昏倒原因竟是... 醫曝成功救「心」關鍵

經痛很正常,錯錯錯! 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解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52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台灣已於今年正式宣告邁入高齡社會,新北市65歲高齡人口也突破52萬人,面對整個社會人口的轉變,新北市也推動老人共餐、敬老老花眼鏡、動健康、公共托老中心、佈老時間銀行、青銀共居等創新政策,希望翻轉社會大眾對高齡者傳統刻板印象。此外,亞洲第一座青銀共創設計基地「銀光未來館O...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最近流感來襲,因此應多加注意與預防,尤其是高危險族群,更應該要小心!中醫師並提醒, 流感主要是透過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特別在密閉環境中,空氣不流通,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另外,流感病毒可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也可經由接觸傳染,要特別注意。多數自行痊癒 少數可能嚴重併發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行政院環保署日前空氣品質預報,臺灣地區偏東風,西半部位於背風面風速偏弱,擴散條件稍差,易有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偏高情形。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有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不適症狀,應避免戶外活動;特別是敏感性族群,如孩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更...

閱讀詳情 »

你方「便」過後,會留意自己便便狀態嗎?在華人健康網《5914呼叫醫師》服務中,就有不少網友曾詢問:「大便黏馬桶,是身體哪裡有問題?」、「聽說便便黏黏的代表體質出問題、容易罹癌,真的嗎?」到底是不是真有這一回事?就讓我們聽聽專業中醫師怎麼說吧! 大便黏馬桶?三餐大魚大肉、嗜吃生冷食物,害腸胃濕熱惹禍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