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人經期做「這個動作」一生不得子宮病!連屁股都又挺又翹!後悔太晚知道了...一定要分享出去!

子宮是我們女性朋友孕育新生命的重要器官,女性朋友的生理期也和子宮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所以說,子宮影響著女人的一生。如何保養子宮呢?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幾組經期瑜伽,經期練習這些理療瑜伽可以幫助我們護理子宮,以下是具體的瑜伽動作分解步驟,大家不妨來了解一下吧!

女人經期做「這個動作」一生不得子宮病!連屁股都又挺又翹!後悔太晚知道了...一定要分享出去!

圖片來源

在開始今天的瑜伽練習之前,我們先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說練習瑜伽可以幫助我們滋養子宮。

婦科專家發現

瑜伽運動能平衡子宮代謝,促進子宮血液循環,預防子宮性不孕。例如蹲式,貓式等,提高了子宮機能,保護了卵巢。

同時還促進雌激素的分泌,讓女人延緩了衰老,留住青春。堅持正確的瑜伽姿勢,配合順暢的呼吸,還能活化脊柱。

子宮保養第一式

子宮保養第一式是非常簡單的理療瑜伽動作,經期練習這一姿勢可以幫助我們調理女性生理,經期練習這一動作有保養子宮和卵巢的功效。另外,提醒大家經期練習瑜伽千萬不要讓自己處於疲勞的狀態下哦!

女人經期做「這個動作」一生不得子宮病!連屁股都又挺又翹!後悔太晚知道了...一定要分享出去!

step1

站立,雙腳展開一肩半寬,腳尖自然向外。

step2

雙手十指相扣垂在體前。曲膝約30度,雙膝向體側平開,雙膝不要超過腳趾尖臀肌微收緊,身體重心垂直下降,稍作保持,雙膝慢慢恢復伸展。

step3

曲膝約60度,稍作保持,雙膝慢慢恢復伸展。

step4

通過伸展我們的雙腿,有助於緩解我們身體僵硬,有促進血液循環,滋養子宮的理療功效。

曲膝,將大腿與地面平行,雙膝與小腿脛骨垂直,身體重心垂直下,臀肌微收緊,降稍作保持,再次恢復站立。重複整個動作。

子宮保養第二式

step1

雙膝跪地,兩膝打開與臀部同一寬度,小腿及腳背緊貼在地上,腳板朝天。

step2

俯前,挺直腰背,注意大腿與小腿及軀干成直角,令軀幹與地面平行。

step3

雙手手掌按在地上,置在肩膊下面正中位置,手臂應垂直,與地面成直角,同時與肩膊同寬,指尖指向前方。

step4

吸氣,同時慢慢地將盆骨翹高,腰向下微曲,形成一條弧線。眼望前方,垂下肩膊,保持頸椎與脊椎連成一直線,不要過分把頭抬高。

step5

呼氣,同時慢慢地把背部向上拱起,帶動臉向下方,視線望向大腿位置,直至感到背部有伸展的感覺。配合呼吸,重複以上動作6至10次。

動作變化

完成步驟5後,再一次挺直腰背,同時抬起你的右腳向後蹬直至與背部成水平位置,腳掌蹬直,左手向前方伸展。

step6

抬起頭,眼望前方,伸展背部。伸直的手和腳與地面保持平行。

瑜伽飲食——經期吃什麼對子宮好

紅豆

紅豆有一個偉大的使命,那就是呵護我們女性,在我們需要它的時候,無私奉獻出它的全部。

我們月經來潮的時候因為失血而損失了血液中的血漿蛋白、鐵、鉀、鈣、鎂等(尤其是月經量多者),正在這個時候,如果可以喝上一碗紅豆沙、紅豆湯或者紅豆粥,既美容又補血,的確是女性經期補血的必備食物。

菜花、胡蘿蔔

月經前後,由於激素分泌影響和身體不適等原因,女性時常會出現一些不良的情緒變化。維生素B6能幫助合成提升情緒的神經傳遞素,保持情緒的穩定。菜花、胡蘿蔔等食物富含維生素B6,女性適當進食可為身體提供大量維生素B6,幫助穩定情緒。

文章來源:光明網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12)日台灣東洋藥品召開記者會,宣布取得德國BioNTech新冠疫苗台灣代理權,預計明年第1季可以取得1,000萬劑疫苗,提供500萬人施打。今(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由於BioNTech新冠疫苗需在攝氏負70度保存,冷藏與室溫保存時間有限,施打發配方...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案530),今(2020)年2月至中國江蘇工作,10月11日返台。中國江蘇工作 10月1日當地出現症狀指揮中心表示,個案返台前,曾於10月1日出現流鼻水及有痰等症狀,僅自行買藥服用,未在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慢性鼻竇炎可以治療好,不要置之不理!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陳益瑋醫師指出,引起慢性鼻竇炎的原因眾多,注意鼻腔構造異常、牙齒細菌感染和空污吸菸問題等3項危險因子,若懷疑鼻竇炎,建議建議早期治療效果好以免惡化。鼻竇阻塞 誘發鼻竇炎的3項主因 何謂鼻竇炎?陳益瑋醫師解釋,當鼻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國搶打公費流感疫苗!截至昨(13)日衛福部疾管署統計,開放8日已施打224.3萬劑,相較去年同期成長37.6萬劑,但6歲以下幼童接種人數,相較去年卻減少6.1萬人,顯示增加接種人數都在成人。疾管署研判可能65歲以上長者時間比較好自行安排,幼童則要配合父母時間,可能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