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奶水不夠怎麼辦?! 睡眠充足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毒奶粉風波不斷,不少新手媽咪開始放棄餵寶寶喝牛奶,改選婦產科醫師們都推薦的母奶。母奶雖然營養又省錢,但是,不少媽媽們卻很怕自己的奶水不夠,要是餓著了寶寶那可就不好了!對此,婦產科醫師提醒,其實哺乳媽咪們只要睡眠充足、多喝水、多刺激乳腺分泌,就不用怕寶寶不夠喝了!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郭安妮醫師表示,新生兒每2-3個小時就得喝一次母奶,不少新手媽咪們為了照顧孩子,常忙得昏天暗地。其實,門診上常見哺乳媽咪們之所以擠不出母奶,大多是因睡眠不夠導致;因此,睡眠充足與否是影響奶水分泌的首要關鍵!

然而,礙於傳統習俗,許多產婦在坐月子時都不敢喝白開水!郭安妮醫師解釋,這是錯誤的觀念!相反的,一般醫界普遍會建議哺乳媽咪每天至少喝2500毫升的水,如此才能促進乳腺分泌奶水!此外,黑麥汁也是哺乳媽咪不錯的選擇。

另外,多補充卵磷脂、蛋白質、讓寶寶多吸媽媽的乳頭,也都是刺激乳腺分泌的好方法!郭安妮醫師也建議哺乳媽咪們,倘若真的擔心奶水不夠、或有要喝酒的聚會、暫時無法餵母乳時,也可預先保存一部份的奶水。

至於母乳保存的方式,郭安妮醫師說明,倘若是在室溫〈18-22度〉下,母乳可保存10個小時;冰在冰箱下層的冷藏庫時〈0-4度〉則可保存5-8天;而若是冰在冰箱上層的冷凍庫,則可保存約莫兩週的時間。提醒哺乳媽咪們,從冰箱取出母乳時,可先以隔熱水的方式退冰再餵寶寶們喝,就不用怕寶寶喝太冰的東西感冒了。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25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金馬導演張毅於11月1日清晨病逝,享年69歲,他一生飽受罕見疾病「高安氏症」所苦,年輕入伍時,就因自體免疫疾病而血壓飆高,最後驗退,隨著年紀增長,症狀嚴重,曾接受腎動脈截換手術,以及多次心臟手術。 高安氏症(Takayasu Arteritis,TA)為罕見疾病,是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日前北捷一名警員,趁休假時開車返回高雄老家,晚間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便自行前往醫院就診,未料人隨即昏迷,疑因主動脈剝離、出血性休克,今天凌晨宣告不治。其實,像這樣的案例層出不窮,究竟主動脈剝離有多危險?為什麼一旦發生就可能在短時內死亡?3日常致主動脈剝離年輕化 病發後48小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癌症初期症狀普遍不明顯,不少癌友是因為「骨頭痛痛的」至骨科就診時,才發現原來骨骼疼痛是癌細胞轉移到骨骼引起。然而,癌友普遍對骨轉移病識感不足,確診後未重視骨轉移治療,導致自己曝露於病理性骨折、癱瘓、臥病在床等骨骼併發症風險中而未能及時預防。癌友勿輕忽骨轉移 預防骨折失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際失智症協會指出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約8%,以臺北市109年9月份65歲以上約49萬人來計算,臺北市失智症個案近4萬人。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7成未獲得診斷、治療很多人誤以為失智症是正常的老化現象,依衛福部指出調查發現台灣九成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