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不正的人變多,是因為和過去相較之下,現代人不咬堅硬的東西,沒有使用上下顎所致。」大家都聽過這類的說法吧?沒錯,人類的身體如果不使用的話,的確會變得衰弱,所以咀嚼和上下顎的成長、發育息息相關。
但是,根據原住民族飲食變化與口腔疾病相關性的調查報告所示,似乎是不同的因素產生了影響。
在仍過著傳統飲食生活的原住民族當中,不論是蛀牙或牙周病都沒見過實例,也沒有發現咬合不正的。然而,在他們開始攝取西方文明帶來的現代飲食後,漸漸也出現了蛀牙或牙周病的病徵,而且,在攝取現代飲食的雙親所生下的孩子身上,也發現到咬合不正的情形。
另一方面,有咬合不正的原住民們,只要回歸傳統的飲食生活,生下來的孩子卻有著正常的齒列、咬合。這個現象相當具有啟發性值得深究,將在之後的第六章為大家詳細說明。根據這份報告得知,咬合不正不是源自遺傳,而是日常飲食生活的變化所造成。同樣的,蛀牙或牙周病的狀況也是如此。而且,如果飲食生活的條件相同,就算有意識地注意咀嚼,似乎與預防咬合不正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因此,如果食用原住民族的傳統食物,應該會比有意識地好好咀嚼更能預防咬合不正吧。這麼說來,原住民族的傳統食物,好像全都是不好好咀嚼就沒辦法吃下去的東西啊……
柔軟的食物要好好地仔細咀嚼到底是件困難的事。從平常開始攝取堅硬又難以吞嚥的食物,自然就能確實地細細咀嚼吧。此外,這樣的食物有不少都是營養學上非常優質的食物,而且也可以用各種不同的烹調法來處理。
本文摘自《蛀牙,是牙醫造成的:良醫告訴你牙齒健康的祕密(原書名:歯医者が虫歯を作ってる)》
為什麼每天平均刷兩次牙,蛀牙率卻仍高達95%?
因為,許多牙醫師告訴你的保健常識,其實都暗藏玄機!
不怕病人越來越少,不怕診所越來越難經營,
牙齒學博士長尾周格,為你揭開牙醫界不能說的祕密!
★避免你花大錢做不必要的治療
★從根本解決你身體的各種疾病
★適用對象:孩童、成人、老人及孕婦
★大字好讀版!買書送長輩輕鬆讀沒負擔
良心牙醫老實說,全民都該知道的牙齒保健常識大顛覆:
在健保醫療制度下,牙醫師怎樣成為最賺錢的醫師?
牙齒弄不好,是牙醫師技術差,換一家看看?
才做好牙套,又痛了,居然是蛀牙?
一次看不好,多回診幾次就會好?
牙齒又蛀掉,是因為沒有確實地刷牙?
牙齒咬合不正是遺傳,只能做矯正治療?……
你信以為真的「牙齒保健常識」,其實都大錯特錯!
Χ吃完東西要立刻刷牙,可防止蛀牙!
Χ每3~6個月定期至牙科洗牙,可預防牙周病!
Χ刷牙後要用牙線或牙間刷,才能有效清除牙垢防止細菌滋生。
Χ暴牙、戽斗、咬合不正是遺傳,只能靠後天矯正。
Χ12歲以下兒童最好使用含氟牙膏和漱口水,可有效預防蛀牙。
Χ健保補助五歲以下兒童每半年免費塗氟,所以家長要定期帶孩子塗氟。
別再因為錯誤的牙齒保健常識,讓你白花大錢!
★齒列在母親懷孕時,就由所攝取的營養決定,但六歲以前還能靠飲食補救!
★蛀牙、牙周病與咬合不正,其實都是因為錯誤的飲食!
★了解牙齒與全身健康及疾病的關係,只著重在口腔治療,其實沒有太大意義!
★牙齒不健康,不是蛀牙菌惹的禍,真正的元兇是砂糖!
★所謂的「牙齒保健」,是指治療後的定期檢查。
★別讓草率治療兒童蛀牙的牙醫害了你的孩子!
★即使是植牙,還是會有植體脫落的風險!
【作者簡介】
長尾周格
牙醫博士。1973年生於日本北海道。從北海道大學牙醫系畢業後,進入同校研究所完成學業。以成為「日本第一的牙醫師」為目標,曾在好幾家牙醫院任職以磨練技術,洞悉牙科醫療品質的低落和營業額至上主義的經營實態,為了實現「自己可以確信的正確治療」而自行開業。
本書為作者的首部作品,書中描述「牙科業界幫不上忙」的業界實態,以及從蛀牙和牙周病的真正病因引導出「預防牙科」的思考方法。
著有引起健康界話題旋風的《蛀牙,是牙醫造成的》。
【譯者簡介】
安珀
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實用書譯者,譯有《最強!5分鐘肩胛骨瘦身法》《手指操的驚人效果》《忘不了的英文法》《全部記住!「我的妹妹哪有這麼可愛」陪你打好英文基礎》《蛀牙,是牙醫造成的》(如何出版社)。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