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妥瑞氏症的診斷依據|認識疾病 妥瑞症篇2

妥瑞氏症的診斷依據|認識疾病 妥瑞症篇2

妥瑞氏症的孩子通常會出現不自主的「抽搐」,如眨眼、搖頭、抖動身體、清喉嚨等症狀,但該如何判斷孩子到底是故意調皮搗蛋,或是身體真的出現病徵呢?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王明鈺醫師表示,臨床上會根據第五版精神醫學診斷手則中的4大依據來進行判斷,若確診為妥瑞氏症者,建議積極接受治療,症狀可望獲得改善。 

 

妥瑞氏症的診斷依據|認識疾病 妥瑞症篇2

 

典型「妥瑞氏症」個案中,眨眼、做鬼臉、搖頭、抖動身體、清喉嚨等,這些重複不自主的動作及聲音是醫學上所稱「抽搐 (tic)」。依據第五版精神醫學診斷手則 (DSM5),妥瑞氏症 (Tourette’s Syndrome) 的診斷依據包括以下4點:

 

1. 多種動作型抽搐,及一種或一種以上的聲語型抽搐。

 

2. 抽搐症狀發生的頻率會起起伏伏,抽搐會同時出現或在病程中不同的時段出現,但自症狀開始後需持續超過一年。

 

3. 於十八歲前出現抽搐症狀。

 

4. 此症狀非因為物質的生理作用或其他身體病況而造成。

 

王明鈺醫師提醒,妥瑞氏症的抽搐症狀是一種漸進的過程,通常妥瑞氏症在5~6歲初發,10~12歲症狀呈現較為嚴重,往往會由眨眼睛,慢慢會出現其他臉部或身體的抽搐,而動作抽搐出現約兩年後再發展出聲音抽搐。家長可留心觀察孩子的異常行為,作為日後判斷的依據之一。

 

妥瑞氏症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兒童心智科」

 

圖文創作:健談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 王明鈺醫師

 

延伸閱讀:

【認識妥瑞症】  http://havemary.com/article.php?id=3456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妥瑞氏症的診斷依據|認識疾病 妥瑞症篇2

相關推薦

14日是七夕情人節,對於這天產生「人與人連結」,會不會是本土COVID-19疫情逐漸趨緩後,下一個防疫破口?毒物專家、中原大學教授招名威今表示,若是有特殊交友圈或有付費交友習慣的人,沒有辦法確認對方的健康狀況,或掌握每一個人私生活的情形下,「隱形傳播鏈確實可能從中擴散」。他建議,「連結之前不妨來個快...

閱讀詳情 »

國內近來積極拚疫苗覆蓋率,然而台北市、新北市都陸續喊出疫苗不夠打。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昨日晚間更在臉書發文直指「請給我疫苗,其餘免談!」並說,為了疫苗,年輕人與長者間的心結與時俱增,令人憂心。蔡炳坤昨日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請給我疫苗,其餘免談!」並說,為了接種疫苗,年輕人與長者之間的心結正在與時俱增...

閱讀詳情 »

我國疫苗陸續到貨,自購24.9萬劑莫德納將於今天下午抵台,台灣的疫苗到貨量將超過1,038萬劑。重症專科醫師黃軒透過粉專表示,感染Delta病毒雖然死亡率較低,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即使康復出院,之後恐面臨劫後餘生的處境,生不如死的「長期新冠症候群」,提醒民眾除了隨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距外,還是要接...

閱讀詳情 »

中國對疫情只報喜不報憂,並努力朝「清零」目標邁進。而日前中國江西省一位張姓教師,因在微博上建議揚州可以試驗一下「與病毒共存」,遭警方行政拘留15天。原因是「干涉疫情之不當言論」且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最後張姓教師也發出聲明道歉並刪文,此事引起中國網民熱議,認為教師言論不妥,也不到被行政拘留的地步;也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