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期尿意頻尷尬多多怎麼辦?

孕期尿意頻尷尬多多怎麼辦?

出門找不到廁所、美好的睡眠被尿意打斷…… 懷孕的時候,你是否也被這種尷尬的情況打斷?一般說來,孕期的尿頻現象主要出現在孕早期(懷孕3月)以及孕晚期(懷孕7月以後)。

孕期尿頻物理性原因

尿頻的原因,無非就是孕媽有了寶寶之後母體的新陳代謝物增加,另一個原因則是膀胱受到壓迫。第一個原因是伴隨著整個孕期而存在的,而第二個原因則是尿頻現像明顯的關鍵。

在孕早期,增大的子宮會對前方的膀胱產生刺激,從而出現尿頻症狀。到了孕中期,尿頻現象逐漸減輕,這是因為子宮在腹腔內慢慢增大,對膀胱的刺激症狀隨之減輕。懷孕28週之後,子宮慢慢變大,造成骨盆腔內器官相對位置的改變,造成膀胱承受的壓力增加,容量減少,在這個時候即便很少的尿也會使孕媽產生尿意,導致尿頻。

當然,在孕晚期的時候,不規律的子宮收縮也會刺激膀胱,出現尿頻的症狀。如果未達足月,宮縮很頻繁,應該及時就醫,防止早產的發生。

孕期尿頻的病理性原因

孕媽們要記住,自己身體所有的變化,都與體內的寶寶息息相關。對於尿頻這種看似平常的尷尬現象,一旦忽略也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1、尿路感染

尿頻的正常現像中,是沒有任何的不適狀況的。如果準媽咪小便時出現了疼痛​​感或者尿急的狀況過於嚴重,就需要檢查一下尿常規,看看是不是泌​​尿系統感染等疾病。這是因為孕期輸尿管和膀胱的移位,使尿液積聚在尿路里,容易讓細菌滋生繁殖。

2、膀胱炎症

炎症的刺激,也是尿頻產生的病因。當孕媽們的膀胱內存在炎症時,神經感受閾值降低,尿意中樞處於興奮狀態,從而產生尿頻。同時,尿路結石、異物,也會以尿頻的形式表現出來。

3、神經性尿頻

有部分孕媽的尿頻狀態僅見於白晝,或夜間入睡前,這一類則屬於精神緊張或見於癔病患者,如孕媽發現其他準媽咪都會存在尿頻現象,自己本身不算嚴重的尿頻,在精神緊張的情況下反而容易發生,部分孕媽甚至伴有尿急、尿痛現象。

如何讓「尿意」低調點?

1、堅持做好骨盆放鬆練習,有助於預防壓力性尿失禁。

但這對部分孕媽會產生早產的風險,事前應徵求醫生的意見,注意不要做過於激烈運動。

2、平衡每日飲水量。

準媽媽每隔2小時飲水一次,每天8次,每次200毫升,共1600毫升左右。想避免晚上不上衛生間,最好在臨睡前1-2小時內不要喝水。

3、對利尿食物儘量少吃。

如西瓜、蛤利、茯苓、冬瓜、昆布(海帶)、澤瀉(保健食品)、車前草、玉米須等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孕媽們應該避免多吃。

4、採取側臥睡眠。

準媽咪們在休息時要應該避免仰臥位,而側臥可減輕子宮對於輸尿管的壓迫,防治腎盂、輸尿管積存尿液而感染。

5、護墊使用要衛生。

孕期的尿意總是想來就來,尷尬起來孕媽們都臉紅不已。所以,在孕期使用護墊的準媽咪一定要經常更換護墊,保證衛生,防止細菌感染。

 

文來自 http://baby.qq.com/a/20140928/009054.htm

 

 

多看多健康:

孕婦肚子不能隨便摸!!否則易造成胎位不正及臍帶繞頸!!正確摸孕肚的方式是…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7237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55歲男性,因為食慾不振,所以至他院就醫,抽血檢查後發現低血鈉,故轉介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急診,並收治住院。因住院期間曾經發生數次低血糖(最低數值55mg/dL),故會診新陳代謝科醫師診治。低血糖有併發症 確認原因避再發生經詢問後發現病人已食慾不佳一段時間,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新冠病毒疫情延燒,許多情侶怕被感染不敢出門,獨處時間變多,自然會想做愛做的事,一般情侶或許甘之如飴,但對陳小姐來說卻是有苦難言。原來她天生小陰唇肥大,男友陰莖進入讓她痛不欲生。後來就醫發現陰唇撕裂,在婦科醫師建議下接受陰唇修補術,剪除多餘的小陰唇,終於讓她揮別對性愛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居家檢疫大學生找同學到家裡辦派對,引發各界砲轟,但衛生單位找不到法條應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擬,居家隔離/檢疫者與訪客近距離接觸,或有號召群聚活動,將分別開罰新台幣30萬元與20萬元。另外,指揮中心「疫止神通」系統上線,居家隔離/檢疫只要用通訊軟體LINE,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共同合作,利用過去抗SARS病毒抗體為基礎,挑選出可辨識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抗體,投入新型冠狀病毒快篩試劑的開發工作,只需15到20分鐘就能有初步診斷結果。國衛院攜手國防醫學院預醫所 為防疫盡心力 國家衛生研究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