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童出現蕁麻疹 透過中醫調理有效舒緩

孩童出現蕁麻疹 透過中醫調理有效舒緩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1名7歲小妹妹,一年以來,全身皮膚常常起疹,就醫檢查診斷為慢性蕁麻疹,得服用西藥抗組織胺治療,但一旦停止服藥就會發作,因母親擔憂對身體不好,便到中醫就診,中醫師認為女童體質虛,使得體內火氣透不出來,才造成皮膚搔癢,開立具有補虛兼清火、透熱等效果的處方服用後,已漸漸舒緩症狀。
原來這名患者只要吃海鮮就會造成皮膚搔癢,且平時不愛吃飯又常常晚睡,長期下來就算避開吃海鮮也無法緩解症狀;中醫科醫師郭鈺君指出,透過中醫調理,且叮囑患者改變生活習慣,配合適度運動,治療一個月後已不需服用西藥,後來又開始調理腸胃,不但改善胃口,女童就算吃海鮮也不會有過敏發生。
郭鈺君醫師進一步說明,蕁麻疹又稱為風疹塊、癮疹,患者會出現邊緣清楚的風團和搔癢,包括喜愛吃海鮮、辛辣等濕熱食物,都有可能埋下造成蕁麻疹的危險因子,尤其現今許多兒童功課壓力大、晚睡等因素,就會加速體內火氣,若飲食習慣不良,就會使症狀不斷發作。
約有20%的人都可能在人生某個階段發生蕁麻疹,造成原因較多樣性,一旦發作,就會好發真皮層內的肥大細胞釋放出組織胺,導致出現蕁麻疹;郭鈺君呼籲,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應盡快就醫檢查,透過中醫調理治療,且遵循醫師囑咐改變生活習慣,就能遠離蕁麻疹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34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五十肩可能是帕金森氏病,如何早期察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提醒,動作遲緩、肢體僵硬、走路不擺手、鞋子磨損快、單側肩膀痛、夢中肢體揮動、面無表情都是先期徵兆。在最新治療發展,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巫錫霖表示,現在二合一新劑型可以克服藥物濃度不穩定狀況,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入秋之後,天氣較為潮溼,部分毛小孩皮膚過敏症狀嚴重,整天舔腳、搔抓,或以牙齒啃咬皮膚,以致出現傷口,甚至滲血,讓飼主覺得心疼,動物醫院院長王聲文建議,帶毛小孩就醫,除了透過藥物來止癢外,並可以接受過敏原檢測,看看哪些食物碰不得。 臨床顯示,毛小孩過敏原因以食物為主,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董氏基金會昨(22)日批評,衛福部訂定豬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容許值,單位使用ppm而非ppb,等同放寬標準50%。今(22)日衛福部食藥署回應,目前有制訂豬肉瘦肉精容許值國家,包含美國、日本、澳洲、紐西蘭等,都是用ppm作單位,並且容許殘留量遠低危險量,計算至小數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