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學生染愛滋增 專家:教育沒扎根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去年愛滋病首度進入15-24歲青年十大死因,而今年截至5月31日,全國愛滋病通報950名個案,學生族群就佔144名,令人擔憂。針對台灣愛滋病感染者年輕化現象,專家指出,根本原因就是學校教育避談愛滋!建議從國小教材開始就應該有完整的性別與愛滋教材。

據衛生署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年底,累計本國籍愛滋感染者共2萬4239人,其中15-24歲達4716人,也就是5個愛滋感染者中就有1人是學齡青年,佔全年齡層的19.5%;且近3年(99、100、101年)新增通報感染者,該族群分別佔當年總通報數的26.2、27.5、28.6%,顯示15-24歲是愛滋感染者增加最快的一群。

究其原因,9成以上透過不安全性行為傳染,部分感染的傳染途徑與使用娛樂性用藥,或網路交友導致不安全性行為有關。

投身愛滋防治近20年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莊苹主任指出,學校教育總是避談性別與愛滋,雖然從國小課本就開始出現相關內容,但大多幾句話帶過,學校老師也避免提及,無形中將其他性傾向者塑造成「不正常」形象,助長學生們的錯誤認知。

她強調,不只愛滋教育,性別教育更是愛滋防治的基礎!從國小就應開始有完整的性別教育,充實對於性行為及性傾向的相關知識,未來才能落實安全性行為。

衛生單位方面,疾病管制局進入校園宣導愛滋防治,由該局第一分局組織愛滋機動防疫隊,深入台北各校與校長會談,推廣學生及教職人員參與愛滋防治工作,並鼓勵學生撰寫心得或繪製海報,加強愛滋病防治觀念;今(18)早局長張峰義也特別至開南工商,頒獎表揚該校22名參與愛滋防治競賽同學。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95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阿嬤,阿宏等一下要過去找妳,妳不要亂跑喔!」成大醫院駐龍崎區長期照護服務據點護理師葉立宏在出發視察之前,打電話給陳李阿嬤。國內人口老化,偏遠地區老人更屬弱勢族群,在衛生署政策補助下,造福更多獨居的老人。成大醫院承辦衛生署101年度「獎勵偏遠地區設置在地且社區化長期照護服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很多人常有頭痛的症狀,但若是出現頭痛欲裂且合併癲癇,那可就「代誌大條」!一名29歲女子,在懷孕時曾有頭痛症狀,但都不以為意,生產後第五天,竟頭痛欲裂,且有嘔吐及癲癇症狀,並陷入昏迷,經緊急送醫,才發現原來是左腦動靜脈畸形出血,雖在救治後挽回一命,但卻導致半邊身體癱瘓。收治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惡性腦瘤擴散程度快速,且難以根除,通常確診後都已進入晚期,存活率僅約1年,甚至患者5年的存活率更只有3.4%,為能幫助更多患者,目前惡性腦瘤新藥已研發進入第三期的人體試驗階段,可望半年內就能申請藥證上市。包括甘迺迪、前教育部長林清江、前陽明大學校長韓偉都是因惡性腦瘤不幸病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腳踝關節疼痛可不一定是扭傷所導致!一名四十多歲工程師,日前因為腳踝關節痛前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求診,由於這名工程師說並沒有扭傷腳,但卻發生腳踝關節疼痛,不良於行;經由進一步檢查,醫師研判是痛風引起,開給治療痛風藥物治療,病況漸獲改善。收治該名工程師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