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安寧醫療意識抬頭 呼吸器成長趨緩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據健保局97-101年統計,花在長期呼吸器依賴患者的費用,已將原先每年約20%的費用成長,控制到近5年年成長率維持在1%,較全國總費用成長率4.25%為低。健保局指出,除了管控醫療費用,安寧緩和醫療觀念的推動也是主因之一。

民國97-101年間,健保每年花在長期呼吸器依賴患者的費用約261億至270億,年成長率維持在1%左右,而呼吸器脫離率由原本全國平均31%提高到45%;死亡率由56%下降為45%。

健保局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李純馥表示,呼吸器脫離指的是已插管病人最後選擇離開呼吸器,呼吸器脫離率提高主因除了醫療管控,也因為民眾善終觀念越發普及;至於長期呼吸器依賴患者的死亡率由56%下降為45%,顯示照護品質的提昇。

健保局透過放寬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讓長期呼吸器依賴患者的家屬能在親人生命交關時有權力決定讓他不再受折磨,此外,近年健保IC卡登錄安寧緩和註記累計人數,由97年2萬2548人提高為14萬4986人,可見民眾對善終觀念日臻成熟。

依據健保資料庫分析發現,長期呼吸器依賴患者在插管治療初期多曾入住加護病房,經治療後成為長期呼吸器依賴患者。李純馥說,如果能在治療初期讓病患或家屬與加護病房照護醫護團隊充分溝通,針對已無法表達意願病人的家屬召開家庭會議,將病情詳細說明並提供解決方案,若為末期患者則提供善終的選擇,不僅可免除病人臨終時的醫療折磨,也大幅降低其成為長期呼吸器依賴患者的比率,減少無效醫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46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台中65歲洪女士退休後在家含飴弄孫,每天推嬰兒車帶孫子到公園玩耍,是她最大的幸福來源,但近半年走路經常感到右邊髖部異常疼痛,且痛到走路都有困難,透過各種保守療法均不見效,赴醫檢查確診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後,疼痛狀況大幅改善,終於又能享受天倫之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年輕的蔡小姐在成長過程中,受過去家庭及學校同儕的影響,對於自己的行為與表現常感到不滿足,「不夠好、還可以更好」等念頭總是浮現,無形中給自己造成極大壓力,也未與他人提起。蔡小姐接受身心科治療一段時間後,隨著病情發展,藥物需求越來越大,於是主治醫師建議她試著搭配心理諮商治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南報導】突如其來的腦中風和心臟病一樣常令人措手不及,也許一覺醒來,就發現手腳不能動彈。然而腦中風引發的後續症狀,往往才是苦難的開始。1名因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性腦中風的患者,緊急開刀處理後右側手腳無力,13年來必須拄著拐杖跛行,吃藥、打針和復健的過程中,他從抱著希望到失望,從不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上了年紀的人總是擔心自己會罹患失智症,一來煩勞家人照顧生活起居,二來也會耗費社會資源。最近1項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多吃水果、蔬菜、豆類和其他具有消炎作用的食物,可能會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記憶力衰退 其實和飲食模式息息相關 刊登於《Neurology》的研究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