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完美熬夜教戰守則

完美熬夜教戰守則

熬夜已經變成現代人的生活一部分了,但熬夜對我們的身體傷害還是一樣的會持續累積,如果真的無法避免需要熬夜,那你該怎麼熬夜呢才比較不會傷身體呢??

1. 白天找機會補眠

如果你已經準備晚上要熬夜,最好白天找時間先補眠,如果能在白天就預先補眠1~2 小時,晚上的睡眠需求就會變少,可以降低熬夜的傷害。「一定要有基本的睡眠時間」這是維持健康的原則,因為熬夜會刺激自律神經,讓心跳、血壓上升,如果中間能休息 30 分鐘,可以減少心跳、血壓上升的情形,情緒也會比較穩定,也有助集中注意力、提振工作表現。

熬夜隔天的補眠也非常重要,隔天的白天是用來補眠、調整日夜週期用的,例如中午最好睡個午覺,不要過度透支體力。另外也可以泡熱水澡加速血液循環,能較快消除疲勞。有研究顯示,每周最少 3 次,每次午睡 30 分鐘可使因心臟病猝死的風險降低 37%;另有資料證明,在有午休習慣的國家和地區,冠心病的發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國家低得多。

熬夜非常傷身,如果平常沒有保健,缺乏運動,千萬不要連續熬夜,現代人的急性病症,例如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常在熬夜過後發生。

 

2. 宵夜少吃澱粉油炸類食物,多攝取蛋白質

宵夜最不該吃的東西,就是麻辣鍋、鹽酥雞等辛辣油炸類食物了。這類容易上火的食物只會加重身體的負擔,另外,少量的澱粉有穩定情緒的功效,但太多就會使人昏昏欲睡,因此必須拿捏一下份量。

夜間工作,粒腺體能量消耗要比日間更快,會需要更多熱量 (甜食和油炸類食物油脂過高,反而阻礙代謝運行),這時選用馬上能提供熱量的單醣類食物,如水果、蜂密水,甚至是葡萄糖液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可以搭配蛋白質食用像是牛奶、瘦肉,可以幫助細胞的修復,也要注意多補充水份加速身體的代謝!

 

3. 喝咖啡提神的時機

咖啡因一般來說會在體內殘留一到八小時不等,端看每個人代謝的速度,學會觀察自己的身體,如果本來就打算熬夜,最好在原本睡覺時間的前一小時喝下咖啡,不要等到真的累到撐不住了才喝,這樣反而會影響隔日補眠的效果打亂生理時鐘。

 

4. 補充維生素 B 提神

蔬菜與帶皮穀類如糙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B 群,維他命 B 群,包括葉酸、菸鹼酸、維他命 B6、維他命 B12 等,它們不僅參予新陳代謝,提供能量,保護神經組織細胞,對安定神經、舒緩焦慮緊也有助益現。咖啡雖然可以刺激中樞及交感神經,讓你短暫的精神變好,但他會消耗體內的維他命 B 群,對真正的提神和健康反而得不償失。

 

5. 放鬆肩頸與手腕適時讓雙眼休息

熬夜久坐或同一姿勢維持太久,不但肩頸容易僵硬痠痛,長時間打字、使用滑鼠也會讓手腕吃不消。這時可以站起身來動一動、做些柔軟操,可讓緊繃的肌肉變得比較放鬆,也順便讓眼睛的肌肉可以休息。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iHealth 愛健康》官方網站;《iHealth 愛健康》官方粉絲團】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韓羽婕 /台北報導 為了衝高接種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證實指揮中心正和全聯洽談中,有意在賣場開打疫苗,預估先設174個點,全聯也不排除會配合推出優惠活動來催打,但惹來台北市長柯文哲不滿,公開批評「不可以昨天宣布、今天下午開始打,整死大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處新變種病毒「Omicron」重災區,我駐南非代表處有2名人員分別11月底確診新冠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3)日下午表示,南非代表處位於南非首都,屬於豪登省,正是當地流行最嚴重的省分之一,過去一周檢出百分之百都是感染「Omicron」,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本土無新增個案,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但引發關注的是,其中一例本國籍30多歲女性,早在10月24日就返台,一路經過入境及檢疫期滿二次採檢都是陰性,卻在12月1日因為要出國自費採檢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中午閃電提早一個月開打第三劑疫苗,只要是間隔滿5個月的第1-3類人員通通可以隨時預約打到「半劑量」的莫德納做為加強針,最新數字曝光,截至目前為止僅有63人接種完第三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3)日解釋,數字可能被低估,因為醫院可能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