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室內外溫差5度以上 中風率增2倍

室內外溫差5度以上 中風率增2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氣象局提醒,入冬首波冷氣團本週一來襲,大臺北氣溫將下探13度。新北市衛生局提醒,氣溫驟降引起血管收縮,較容易發生腦中風,民眾務必注意保暖。神經內科醫師陳龍表示,研究指出當室內外環境溫差相距5℃以上,中風發生率增高2倍,早起運動的老年人更須小心,建議等到天亮氣溫回暖,再出外活動為宜。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龍表示,腦中風是國人10大死亡原因第3位,也是臺灣成年人殘障的第一原因。在前一個月前天氣突然變冷時,曾於門診發現有1名30多歲男性,因身體右半邊突然出現麻木症狀,經住院才發現後是輕微腦中風導致,更讓人驚訝的是,男子完全具備「三高」條件而不自覺。

天冷進補要忌口  當心血壓血糖亂飆

陳醫師表示,冬天氣溫驟降,會導致原本硬化狹窄的血管栓塞。故在寒冷的天氣裡,必須注重保暖,避免讓身體處於溫差太大的環境,或是突然暴露於過冷的氣溫中,早上醒來先動動四肢、坐起來等2到3分鐘再下床,尤其早起運動的老年人在寒流來襲時更須小心。

衛生局也指出,寒流來襲,不少民眾也喜歡吃火鍋、薑母鴨暖身,但切記務必適量,心血管病患若多吃,容易導致血壓血糖難以控制。若有突發狀況,記得辨別中風症狀:臉部歪斜,手臂無力、下垂,講話含糊不清,就要記下發病時間並立即就醫,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3歲的小明因咳嗽感冒由媽媽帶到小兒科看診,看診中發現小明與醫師沒有眼神互動,語言表達只會發出「阿」的聲音。詢問家長,小明是否可以了解簡單指令,或是揮手再見,家長也表示都無法達成。小明轉介至復健科門診,評估診斷為自閉症,積極接受早期療育課程,並安排職能治療,希望能夠...

閱讀詳情 »

黃奎祐中醫師認為如果要判斷是否有濕氣聚集的現象。可以先照鏡子觀察舌苔,舌苔正常狀況下會呈現薄白,乾濕適中的狀況,如果舌苔變得厚白、濕潤,就代表體內偏寒濕。如果是粗糙、厚黃,就代表體質有濕熱的狀況。   除此之外,早上上廁所時,排便感感覺比較黏膩、排不乾淨、難以成行,就是濕氣比較重的狀態。...

閱讀詳情 »

根據成大醫院家庭醫學科做過的調查研究指出,台灣地區15歲以上的民眾,有高達28%的人,曾經飽受失眠之苦。如果依年齡層來分析,15歲到19歲的青少年,大約1/4的人曾經有失眠問題。20歲到29歲的上班族,則幾乎每3人就有1人曾經失眠。有人失眠是睡不著,但也有人是很快入睡,卻常在半夜醒來,而且很難再睡著...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春天氣候多變,若孩童生病感冒需服藥時,可以吃大人剩下的藥品嗎?但兒童的器官發育尚未完全,用藥方法不能直接比照成人。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家長,依循專業醫師、藥師指示,有疑問可在領藥時詢問,或拿著藥單、藥袋詢問社區藥師,並參考以下兒童用藥小叮嚀: 1)搭配溫開水,不配飲料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