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室內多放綠色植物 淨化吸附PM2.5

室內多放綠色植物 淨化吸附PM2.5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秋冬飽受空污威脅,今年11月中旬,根據14個空氣品質觀測站統計,細懸浮微粒PM2.5達「紫爆」嚴重汙染等級。專家表示,當空污濃度過高應減少外出,室內可多放綠色植物,具有淨化前驅物質,並吸附PM2.5的效果,能降低危害健康的風險。
 
空染危害 PM2.5最傷身
清大化工系教授凌永健表示,民眾不論居家生活或外出活動時,都可能會吸入空氣中存在的許多污染物,其中又以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漂浮灰塵粒狀物,也就是PM2.5影響最甚,可穿透人體肺部氣泡,直接進入血管,隨著血液循環全身,引發許多疾病,如氣喘、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癌症等。
 
PM2.5來源多
凌永健舉例,PM2.5的生成分為天然及人為兩種,來源包括本地污染及境外傳輸,室外污染源包括建築塗料、工地粉塵、工業排放、燃燒排放、機動車輛、農業畜牧業、海鹽飛沫等;室内污染源則有二手菸、空調、烹調、地毯、寢具、焚香、燃燒蚊香、金紙燃燒等。PM2.5的來源瞬息萬變,非常複雜,不容忽視其對人體健康及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
 
紫爆等級外出戴口罩
凌永健強調,當PM2.5濃度到達紫爆等級,民眾如果有身體不適,如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應減少或必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尤其是患有心臟、呼吸道、氣喘及心血管疾病者,不得以出外時,要記得戴口罩。在室內則可擺放綠色植物,雖然吸附PM2.5的效果有限,但能淨化相關前驅物,降低危害的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3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塑化劑一直是國人很在意的課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某某產品的塑化劑超標事件,每次事件的出現都讓台灣人內心不安,其中就包括2020年的魚油膠囊塑化劑超標事件。 當時北市衛生局抽查25款市售魚油,發現其中9款含有塑化劑,其中一款產品甚至超標,導致一波熱議。導致魚油膠囊受到污染的源頭有哪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你確定你體內沒有B肝病毒嗎?自民國75年台灣新生兒全面施打B肝疫苗,35歲以下的B肝帶原率僅剩下0.5%,然而,35歲以上的民眾中,有超過八成曾感染過B肝病毒,目前B肝帶原盛行率為5-10%,約為190萬人,有25至40%的機率會成為肝硬化或肝癌。而台灣肝癌患者當中,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期有多部電影、戲劇作品的藝人徐若瑄驚傳住院!從IG的照片上,看到她正躺在病床上,且透露自己有「貧血、臉色蒼白、頭暈、視線模糊、腹脹」的症狀,以及在非經期時間仍大量出血。醫院認為她有昏倒風險,須立即入院。 徐若瑄經紀人日前透露,她是因子宮腺瘤的關係入院診療,現在狀況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已經打過流感疫苗,為何還是會感冒?」、 「車禍受傷,需要施打破傷風疫苗嗎?」、「小時候得過水痘,需要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嗎?」、「B型肝炎抗體消失了怎麼辦?」、「最近剛生產,適不適合接種HPV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或許你也曾經有過這些疑問,究竟成年人該接種哪些疫苗?又要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