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事全面刺激「腦區」的神奇效用

家事全面刺激「腦區」的神奇效用

★家事全面刺激「腦區」的神奇效用

◎多做家事,訓練全方位管理能力

很多人都聽過「做家事有助於活化大腦」這個說法。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煮飯、打掃、洗衣、管理家計、和鄰里交流等,除了身體勞動之外也需要時常動腦。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就安排好每一件該做的事,發生突發事件時也能臨機應變,所以說女性在面對這些生活大小事時,就不斷在活用大腦。

站在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做家事的時候,大腦的各個區塊會藉由神經網絡連結起來。這代表做家事能活化的腦部區塊範圍非常廣泛,而這是男性在工作中無法達到的效果。因為男性工作時會偏重使用某個腦區,但女性則是每天藉由做家事不斷活用各個腦區。因此大部分的女性非但不會罹患失智症,反而是充滿活力又長壽。

◎何謂八大腦區?

大腦有超過一千億個神經細胞,相同功能的細胞會聚集在一起,稱之為「腦區」。大腦約有一百二十處腦區,為了使大家容易理解,再將其統合分成八大區:

1掌管記憶與回憶的「記憶腦區」

2用視覺獲得資訊的「視覺腦區」

3產生喜怒哀樂的「感情腦區」

4發揮思考力和想像力的「思考腦區」

5理解資訊的「理解腦區」

6聽取聲音的「聽覺腦區」

7掌管溝通的「傳達腦區」

8掌管身體各部位動作的「運動腦區」

◎做一件家事,活化所有腦區

做家事可以充分刺激到八大腦區。例如,「做料理」就需要運用到好幾個腦區,使大腦充分發揮功能,是很棒的腦部訓練。我們在做料理時,大腦內部的運作如下:

●試味道→喚醒過去的味覺記憶,加以比較後調整味道 〔記憶腦區〕

●挑選食材、做料理的時候→使用到視覺觀察鮮度、變化〔視覺腦區〕

料理被人誇讚好吃而感到幸福→活化感情〔感情腦區〕

●思考料理步驟、同時做二〜三道菜→活用思考力〔思考腦區〕

●設計菜單考量家人的喜好與健康→需要對於他人的理解力〔理解腦區〕

●拌炒料理或炸東西→使用聽覺,聽聲音判斷熟成度〔聽覺腦區〕

●為某人而做的料理→以此傳達自己的愛意,也是一種溝通方式 〔傳達腦區〕

●料理過程中用手做各種動作、在廚房內走來走去→因大腦下達指令,所以身體開始動作〔運動腦區〕

書中主要介紹這八大主要腦區。光是做料理,就會運用到很多腦功能,也會活用到大腦中許多細微的部位,所以能夠藉由作家事達到訓練大腦的目的。

◎不用就會退化,腦區必須刻意鍛鍊

不同腦區會透過神經網絡相互連結,執行各項任務。舉例來說,與人對話時會使用「傳達腦區」,同時也會用「聽覺腦區」來聽取對方說話、用「視覺腦區」觀察對方的表情、用「思考腦區」思考對話的內容、用「感情腦區」感受快樂或憤怒。

此外,當某個腦區接收到新資訊或新經驗,並因此受到刺激,就會增強和其他腦區的連結,並建構出更多神經網絡、持續成長。

像這樣有意識地活用腦區來訓練大腦非常重要,但不能漫無目的地訓練,必須針對退化的能力重點訓練,才有活化大腦的效果。例如「覺得自己的記憶力逐漸衰退,所以想強化記憶腦區」、「因為聽覺不太靈敏,所以想好好訓練聽覺腦區」有了這類目標,就能提高活化大腦的效率;或者是藉由加強訓練原本就很靈活的腦區,一併提升其他較弱的部位。

日本醫學博士獨創請看《做家事練大腦》
博客來 http://goo.gl/gxuxnQ
金石堂 http://goo.gl/NqPlGm
誠 品 http://goo.gl/SxyVWO

相關推薦

天氣氣溫低,容易刺激胃酸分泌,許多人抱著胃說:「我又胃赤酸了」,喉嚨有酸液感,像是難聞又噁心嘔吐前的嘔酸水,非常不舒服。」胃酸分泌過多就會造成胃食道逆流嗎?胃食道逆流有哪一些危險因子?令人擔心的是,如果胃食道逆流控制不佳會有什麼併發症?胃食道逆流可能引發食道癌嗎?來聽聽肝膽腸胃科醫師詳細破解。 (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66歲的王先生4年前腳痛就醫,原以為是膝關節退化,竟發現是腎癌轉移髖關節,趕緊手術切除左腎保命。王先生說,開刀前腳一直很痛,以為像老人家膝關節缺少鈣質、退化,走路很痛苦。術後轉移部位還是痛到難走路,醫師建議用雙重免疫療法治療,5次療程後控制了癌細胞,腳不痛了,終於能好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癌細胞能被餓死嗎?坊間瘋傳斷食法可以餓死癌細胞的說法,許多癌症病友群起仿效,但醫師提醒,若盲目減少飲食攝取量,小心餓不死癌細胞,反而讓自己先餓死!抗癌謠言滿天飛 誤信恐加速癌症惡化台灣癌症人口逐年增加,根據癌症登記報告,105年癌症新增人數已達10萬5832人,平均每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100萬長者嚴重聽損 失智風險最高增5倍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中,潛在嚴重聽損人口約有100萬人,只有4.5%採取助聽器矯正。如不矯正,溝通問題首當其衝,也可能產生其他共病。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指出,遭受輕微、中度、重度聽力障礙的民眾,與聽力正常的民眾相較,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