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容易流手汗.....?!怎麼辦?中醫食療止汗

容易流手汗..... 怎麼辦 中醫食療止汗

手汗不開刀 中醫食療止汗

天熱流汗很常見,但不少人不隻身體流汗,還被嚴重的手汗所困擾,尤其是面臨握手、考試等特殊情況,還要擔心對方被濕冷的手掌嚇到,或是汗水把考卷弄濕。現代西醫多以手術來解決手汗問題,如果害怕手術的後遺症,不妨試試中醫療法,對手汗也有緩解效果。報導╱陳宛妤攝影╱施偉平、許永縉

 

手汗症是手部出汗過多,一般都會伴有腳汗過多的現象,尤其在夏季天氣悶熱,毛孔開張,手汗往往更嚴重,有些人甚至一年四季都會覺得手汗不斷,甚至脫皮,嚴重影響工作及心情,而手汗症的嚴重程度和情緒也密切相關,一旦遇到壓力、或緊張時便心跳加快,接著手汗就會如泉水般滴落下來,中醫治療強調辯證論治,手汗症依個人體質的不同,各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對症下藥依照體質治療台北市立中醫醫院廖麗蘭醫師表示,手汗發生的原因,依中醫的理論可分成氣血虛、濕熱與陰虛三種情況,要確認手汗的型態,一定要經過​​合格中醫師的診斷。以下湯藥為每次份量,每星期喝2至3次。

氣血虛

症狀平日面色較蒼白、食慾較差、情緒不寧、記憶力差、失眠、多夢等。婦女還會有經量過少或流不乾淨等問題。

治療桂枝、白芍各3錢,龍眼肉5錢,先用兩碗半的水煮滾後,放入桂枝與白芍小火煮20分鐘,然後將藥材取出,再放入龍眼肉悶3分鐘後飲用。

 

濕熱

症狀因體內濕熱過重,不僅手足多汗,頭部也多汗,兼有小便黃,便秘或腹瀉,易腹脹、大便較軟味臭、口乾,午後手汗較嚴重。

治療茯苓5錢、豬苓3錢、茵陳2錢,用3碗水煮滾後,將藥材放入小火煮25分鐘,去渣後飲用。

 

陰虛

症狀手腳心比較熱、心煩易怒、口乾舌燥、易盜汗。

治療麥冬5錢、西洋參3錢、柏子仁2錢、紅棗3粒,用3碗水煮滾後,放入藥材小火煮20分鐘後,飲用湯汁。

 

 


 
吃的保健飲食改善病情除了以中藥湯汁治療外,手汗患者也可根據體質藉藥膳來改善病情,當然,若你覺得藥湯不好喝,也可使用藥膳,或者兩者交替食用,以下的材料為每次使用量,每星期吃2至3次即可。

氣血虛黃耆粥材料黃耆5錢、白朮3錢、白米50公克。作法用2碗水煮滾後,將黃耆與白朮放入小火煮20分鐘,取藥汁與白米一起煮,依個人喜好的稠度,再加入1至2碗水,約20分鐘小火煮成粥即可食用。忌 少吃冰冷食物,例如瓜類及冰品。

濕熱雙苓冬瓜湯材料茯苓5錢、豬苓3錢、去皮冬瓜200公克、瘦肉100公克。作法用3碗水煮滾,先放入藥材茯苓與豬苓,小火煮20分鐘後,取藥汁備用,然後將冬瓜切塊,用3碗水煮沸放入冬瓜與瘦肉,約10分鐘煮熟,最後加入藥汁即可食用。忌少吃辛辣的食物,例如麻辣火鍋等。

陰虛百合蓮子湯材料百合5錢、蓮子5錢,白木耳2錢、紅棗4粒。作法先將百合與蓮子泡水2小時,用3碗水煮滾後,放入百合與蓮子小火煮半小時,然後再放入紅棗小火煮10分鐘,最後放入白木耳煮2分鐘。忌 少吃冰冷食物,例如瓜類及冰品。

穴道按摩緩解緊張流汗穴位按摩也可緩解因緊張情緒所引起的手汗,在內關穴與神門穴,重力按摩,例如可使用原子筆,每穴位按摩5秒停2秒,各按摩5分鐘,如此可寧心安神,減少手汗的產生。

內關穴手腕內側,手腕橫紋下3指、手內側兩筋中間。

神門穴手掌內側,順小指摸到手腕根部橫紋有一條筋,穴在筋內側凹陷處。

醫師叮嚀注意穩定情緒夏季天氣悶熱,毛孔開張,手汗往往更嚴重,有些人甚至一年四季都會覺得手汗不斷,其實,手汗症的嚴重程度和情緒密切相關,一遇壓力、或緊張時便心跳加快,接著手汗就會如泉水般滴落下來的人,平日應注意安定情緒,避免激動及緊張。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時序入冬,寒流一波波來臨,氣溫驟降,正是各種病毒伺機而動之際。民眾積極提防流感,但卻可能忽略了冬季其實也是水痘病毒傳染的旺季。許多家長以為孩子在一歲階段打過一劑水痘疫苗後就夠了,但根據研究顯示,接種一劑水痘疫苗雖然已有相當的保護力,卻仍約有15~20 %的人可能沒得到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時序進入秋冬,陽光及紫外線不像夏天來得強烈,許多愛美人士對於想改善膚質或「修修臉」的心情蠢蠢欲動,專業醫師表示,通常醫美雷射術後皮膚比較脆弱,盛夏時節容易出汗,對皮膚的刺激性較大,可能必須特別塗藥加強護理,對於想減輕麻煩的消費者而言,秋冬季節不失為進廠保養的好時機。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乾眼症其成因很多,從年齡、性別、環境、自體免疫疾病與日常生活習慣等都會影響,根據統計,50到55歲之間是罹病高峰,甚至女性罹患乾眼症的機率是男性的兩倍。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部沈姵妤副主任表示,50歲以上的更年期女性因賀爾蒙的減少,淚腺受到雌激素的刺激會減少淚液分泌;另外,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每當接近年底,有許多企業為了能在農曆年前趕出業績,導致員工的工作量大增,1位年約35歲的產品經理,為了新產品上線進度,已經連續好幾個月加班緊盯著團隊進度,在熬夜且3餐時間不定時的情況下,近期頻繁出現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壓力大到累出病來。 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該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