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寒流強襲猝死增 心血管患者需「小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冷鋒一波波,全台氣溫不斷下探,光是今年2月,就有逾百位民眾疑似因心血管疾病加上低溫影響而猝死,醫師提醒,因室內外溫差大,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民眾最好減少出門,如要出門也建議做好保暖,以避免中風或猝死發生。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內科主任吳彥雯表示,猝死是指發病一小時內突然神智喪失造成死亡,其中大多數是因為心血管的因素。冬天氣溫低,身體在低溫狀態下,周邊血管容易收縮,造成血壓急遽上升增加心臟的負荷,進而大幅增加腦溢血、腦梗塞跟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的風險。加上天氣冷的時候,人們的活動量一般都會減少,若突然增加體力活動量,則心臟的負荷也會增加,也會造成猝死的可能性。因此,在冬日猝死的個案中,有相當高的比例都是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

對心血管患者而言,如要預防寒冬中心肌梗塞發作,除了注重保暖、飲食控制與適度運動外,也要配合醫師的治療,按照醫囑定期用藥,而去年通過衛福部核可正式引進台灣的心臟震波,也可提供患者不一樣的治療選擇。吳彥雯主任解釋,心臟震波的治療方式是以震波刺激冠狀動脈阻塞的心臟部位,刺激增生新的細小血管,以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心臟可比擬做水田,主渠道不通,讓小渠道去灌溉,一樣可以有足夠的血流量」。因整體手術過程是採體外震波治療方式,所以毋須開刀,也不用住院,只要定期回診即可。對於無法開刀或懼怕心導管及手術的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吳彥雯主任表示,雖然心臟震波治療方式更為簡便,但也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這種治療方式。如患者有心臟內血栓或急性心內膜炎、心肌炎等等,都不適合心臟震波的治療。即使接受這種最先進的治療技術,患者仍須遵從醫師指示,搭配其他治療,如生活作息調整、飲食控制與藥物治療等,才能讓治療的效果更顯著。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56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隨著人口結構的老化,許多老年性的疾病接踵而至,其中因骨質疏鬆導致骨折已是不可忽略的問題。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台灣男性約有23.9%、女性約有38.3%罹患骨質疏鬆症,而脊椎骨折的發生率遠高於髖骨骨折,而且尤以停經後婦女更為顯著。停經後婦女因缺乏雌激素,因此會加速脊椎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華人女性第一時尚美妝傳媒Fashion Guide及模漾MoYa美形誌於日前在信義威秀中庭舉辦「完美女人博覽會-第4屆FG百大醫美診所頒獎典禮」,現場除了本屆形象代言人斯容、100大醫美顧問長Sam、妝前保養專家古小偉、知名部落客森田、Nikki等眾星雲集,全台手執牛耳...

閱讀詳情 »

大家知道嗎? 令人難過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代謝量也會逐漸減少。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年齡增長與能量代謝的調查」,相較於15歲女性平均能量代謝量是1日1,270kal,到了30歲時1日的代謝量卻會降至1,140kal。也就是說,到了30歲以後,1天的代謝量會比十幾歲時要少個130kal。 除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