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寒流強襲猝死增 心血管患者需「小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冷鋒一波波,全台氣溫不斷下探,光是今年2月,就有逾百位民眾疑似因心血管疾病加上低溫影響而猝死,醫師提醒,因室內外溫差大,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民眾最好減少出門,如要出門也建議做好保暖,以避免中風或猝死發生。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內科主任吳彥雯表示,猝死是指發病一小時內突然神智喪失造成死亡,其中大多數是因為心血管的因素。冬天氣溫低,身體在低溫狀態下,周邊血管容易收縮,造成血壓急遽上升增加心臟的負荷,進而大幅增加腦溢血、腦梗塞跟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的風險。加上天氣冷的時候,人們的活動量一般都會減少,若突然增加體力活動量,則心臟的負荷也會增加,也會造成猝死的可能性。因此,在冬日猝死的個案中,有相當高的比例都是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

對心血管患者而言,如要預防寒冬中心肌梗塞發作,除了注重保暖、飲食控制與適度運動外,也要配合醫師的治療,按照醫囑定期用藥,而去年通過衛福部核可正式引進台灣的心臟震波,也可提供患者不一樣的治療選擇。吳彥雯主任解釋,心臟震波的治療方式是以震波刺激冠狀動脈阻塞的心臟部位,刺激增生新的細小血管,以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心臟可比擬做水田,主渠道不通,讓小渠道去灌溉,一樣可以有足夠的血流量」。因整體手術過程是採體外震波治療方式,所以毋須開刀,也不用住院,只要定期回診即可。對於無法開刀或懼怕心導管及手術的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吳彥雯主任表示,雖然心臟震波治療方式更為簡便,但也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這種治療方式。如患者有心臟內血栓或急性心內膜炎、心肌炎等等,都不適合心臟震波的治療。即使接受這種最先進的治療技術,患者仍須遵從醫師指示,搭配其他治療,如生活作息調整、飲食控制與藥物治療等,才能讓治療的效果更顯著。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56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上周六投票日,台北最高溫約有27度,本周氣溫約降6度,加上輕微降雨,讓身體明顯感覺到涼意,當天氣忽冷忽熱最危險莫過於高血壓患者,病情控制不好很有可能發生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如何量測出實際血壓數字,掌控不佳時能夠迅速就醫,量測時間點至關重要。   血壓非常容易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醫師,我鼻子好塞,吸不到氣,很不好睡』是最常在耳鼻喉科門診的對話。中山附醫耳鼻喉頭頸外科黃承楨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高達3成,三大症狀包含鼻塞、流鼻水、及打噴嚏。其中鼻塞為最常見的症狀,其餘伴隨症狀包含睡眠品質不良、頭痛、張口呼吸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用藥症狀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昨天晚上睡得好嗎?睡太少、睡眠品質不好,都會影響身體健康,讓許多疾病慢慢浮現,但你知道嗎?有研究表示,睡眠不足可能會增加食慾,這對於想要減肥的人來說,很容易被忽略,研究發表在《睡眠雜誌》(sleep)。   研究人員對睡眠不足的受試者觀察了9天,從研究分析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我那麼年輕,腦中風已經好了,為什麼還要吃藥?」一名年約35歲中年男子曾歷經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襲擊,幸好發現得早,終於解除危機,生活總算恢復正常,但他卻不願持續服用預防再次中風藥物,飲食、生活型態也照舊,沒想到很快就二度中風。這次他沒有那麼幸運,由於腦中風位置影響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