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尿量減少?顯影劑恐致腎損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尿量減少?顯影劑恐致腎損傷

顯影劑在臨床上的用途非常廣泛,舉凡電腦斷層、心導管攝影、血管攝影等皆有使用,是疾病診療上的利器,但顯影劑本身可能也會造成腎臟傷害,隨著近年來醫療上顯影劑使用的增加,其所造成的腎病變已成為醫源性急性腎損傷的重要原因,也是住院病人急性腎損傷常見的原因之一。

會有尿量減少、血清肌酸酐上升症狀

柳營奇美醫院腎臟科醫師王建中表示,急性腎損傷是在臨床上常會遇到的問題,傳統上可依照其病因區分為腎前、腎因、以及腎後型腎損傷,而顯影劑腎病變是屬於腎前性(顯影劑造成腎血管收縮致使腎臟血流改變)及腎因性(顯影劑對腎小管產生直接毒性)兩者並存的腎損傷,臨床上表現如尿量減少或血清肌酸酐上升。

當顯影劑腎病變發生時,急性腎損傷的其他表現亦可能出現,例如高血鉀、代謝性酸中毒和高血磷等,因此,顯影劑腎病變的診斷,主要依靠其臨床表現和典型血清肌酸酐的時序變化(例如在接觸顯影劑後的24到48小時內上升),並且排除其他可能造成急性腎衰竭的原因。

腎功能不全 恐致全身硬化症

顯影劑引起腎病變的危險因子包括低血壓、主動脈內氣球幫浦的使用、心衰竭、年紀大於75歲、貧血、糖尿病、顯影劑的用量和慢性腎功能不全等,值得注意的是,含釓(gadolinium)顯影劑的核磁共振造影,對於腎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導致腎性全身性硬化症。

等滲透壓、低滲透壓顯影劑較安全

王建中醫師指出,在預防方面,使用等滲透壓顯影劑或是低滲透壓顯影劑,相較於高滲透壓顯影劑較安全,並且應盡可能使用顯影劑的最低劑量,相關研究資料顯示,注射等張碳酸氫鈉水溶液或是等張生理食鹽水,對於擴增血管內容積進而預防顯影劑腎病變有助益。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大腸天生長度比一般人長,年紀越大發生腸扭結機率越高!一名71歲的男性因3天無法解便,腹脹、腹痛掛急診。患者過去曾經便秘,這次腹脹腹痛嚴重,經腹部X光檢查發現可能有腸扭結,經大腸鏡檢查,發現乙狀結腸部位發生腸扭結,為避免反覆發作,切除過長的50公分大腸後,避免日後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張女士結婚6年無法懷孕,至婦產部就醫。張女士月經不正常,經常2、3個月來一次,一整年都不來也不足為奇。檢查後發現張女士罹患多囊性卵巢,排卵不易再加上先生精蟲品質不佳,活動力或數目都不足。決定接受試管嬰兒治療後,接受子宮鏡撿查排除子宮腔內沾黏,沒想到有異樣,切片檢驗...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年紀增長而覺得身體越來越差是年長者的心聲。然而若家中長輩長期腹痛、左上腹摸到硬塊、食慾不振、皮膚搔癢、骨骼疼痛、夜間盜汗及貧血等症狀,可能罹患罕見的「骨髓纖維化」。此病好發於高年齡族群,因初期病症不明顯而常被忽略,需及早到院做檢查,及時治療。 骨髓纖維化 脾臟腫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採訪報導) 入冬天氣寒冷,想讓身體暖起來,穿衣、暖氣樣樣來,當然也少不了熱食。然而,想藉由喝湯保持身體暖和,但是熱飲是否真的有助於身體保暖?抑或是增添身體負擔呢? 高血壓湯別喝多 腎臟疾病需控制肉、湯食用量 台東馬偕醫院營養課課長陳麗如強調,若選擇熱性食物,確實能讓身體溫暖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