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人失業 憂鬱風險三級跳

年輕人失業 憂鬱風險三級跳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項發布於《慢性疾病預防期刊》的研究指出,18至25歲的失業年輕人憂鬱症狀的比率高出有工作的同儕的3倍,失業與憂鬱兩者間有顯著相關。

研究者強調:失業和憂鬱兩者間出現相關,可能是來自於年輕人正職各種轉變的發展因素,例如:年輕人剛轉入成人階段的不確定性、社會關係及支持系統的改變。此外,年輕失業人口中的憂鬱,也可能來自延遲人生目標所形成的壓力。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徐西森認為,本研究雖可能有東西文化差異的適用性和解讀性,但年輕人失業確實是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心理與社會問題。因為失業會讓人有一段時間感到沮喪無望、情緒低落和多愁善感,甚至影響其生活適應、身心健康等,這些情形和憂鬱症患者的病徵是非常相似。失業和憂鬱症之間確有相關,但無法判定是失業導致憂鬱症,或憂鬱症的人容易失業。

徐西森教授進一步從生涯發展理論的觀點指出,18-25歲的人生階段正處於生涯發展的探索期(15-24歲)和建立期(約25-44歲),就業不適應或不穩定是很常見的狀況。家長親友可多關心,以支持取代歧視、以鼓勵代替指責,給予情緒支持並提供具體的就業協助或生活規劃,這些都有助於降低失業對年輕人的心理衝擊。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此階段的失業,可視為是一種短暫的失落,失落總是會經歷憂鬱的過程,常常是來自於對自己工作內容、性質選擇的未定,或目標設定較高,也包含了未就業。若要打破失業與憂鬱循環,最好的方式仍是接受憂鬱的處置,這同時也有助於對自我的能力的釐清、肯定及工作的正確態度,甚至對未來的心理衛生促進、正向思考也有幫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15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新冠肺炎警戒期間,像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類型需定期服藥、回診的病人,若是擅自停藥反而可能使病情惡化,後果不堪設想。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黃群耀主任表示,高血脂患者不好好控制病情的話,不只容易有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若不幸確診新冠肺炎也更容易轉為致命性重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年僅20歲女性,不菸不酒,兩週前開始出現嚴重頭痛、後頸僵硬,頭部彷彿被人用鐵鎚擊中,對生活及工作造成影響。求診後發現有一顆型態不規則的腦動脈瘤,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新型血流導向裝置」治療,術後兩天順利出院,頭痛問題解決了,生活品質大大改善,患者得以繼續開拓青春人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過去對慢性病的既定印象多為「三高」,但事實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骨質疏鬆症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是全球第二大重要的流行病。根據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台灣近100%兒童、青少年,以及80%以上成人鈣質攝取量皆不足,可見國人還是容易輕忽保存骨本的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詹舒婷/台北報導】有關入境檢疫方面,由於防疫旅館不敷使用,指揮中心原本預定春節返台檢疫措施為「10+4」方案,前10天集中檢疫,後4天採居家檢疫,但許多旅外國人抱怨訂不到防疫旅館,無法回國。 ▲春節期間入境檢疫方案說明。(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為此,指揮中心今(1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