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劇烈頭痛像被鐵鎚擊中 當心腦動脈瘤找上門

劇烈頭痛像被鐵鎚擊中 當心腦動脈瘤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年僅20歲女性,不菸不酒,兩週前開始出現嚴重頭痛、後頸僵硬,頭部彷彿被人用鐵鎚擊中,對生活及工作造成影響。求診後發現有一顆型態不規則的腦動脈瘤,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新型血流導向裝置」治療,術後兩天順利出院,頭痛問題解決了,生活品質大大改善,患者得以繼續開拓青春人生。

女性、更年期、三高患者 恐成為腦動脈瘤的危險群

收治患者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影像醫學部楊宜曉醫師表示,此年輕個案是非典型案例,通常腦動脈瘤好發於45-65歲,女性較男性略多,尤其更年期、三高患者、長期菸酒者更要注意。大部分患者平時無神經學症狀,只有少數患者會以頭痛、複視、垂瞼來表現。當腦動脈瘤破裂時,會伴隨動脈瘤破裂後才會有的劇烈頭痛、後頸僵硬、意識昏迷等症狀。

「腦動脈瘤不是腫瘤」楊宜曉醫師指出,腦動脈瘤是因為動脈管壁發炎、受傷、修復不完整,導致局部血管壁薄弱,在血流衝擊下漸漸膨大,當血管壁承受不了時,就會破裂出血。腦動脈瘤破裂出血時,倘若沒有積極治療,患者的死亡率超過三成。即使是經過妥善的醫療照護,仍有近三成的患者無法免除後遺症。

腦動脈瘤治療新選擇 助降低術後復發率

發現有腦動脈瘤時,醫師會安排數位減像血管攝影檢查,評估腦動脈瘤的位置、大小、形狀,進一步提供合適的治療方案。楊宜曉醫師說明,前顱窩3公釐以下的腦動脈瘤需要長期追蹤、評估風險,超過5公釐、或是位在後顱窩的腦動脈瘤,會建議積極治療。腦動脈瘤的治療方法除了外科開顱夾閉,還有神經血管介入栓塞。神經血管介入栓塞是微創手術,不僅能減少組織破壞、縮短恢復期,也能避免開顱手術可能有的併發症,使用「新型血流導向裝置」透過將血流導向,避免血流衝擊動脈瘤,協助血管內壁細胞重建,更能降低腦動脈瘤復發機率,是治療腦動脈瘤的新選擇。


劇烈頭痛像被鐵鎚擊中 當心腦動脈瘤找上門

▲「腦動脈瘤不是腫瘤」楊宜曉醫師指出,腦動脈瘤是因為動脈管壁發炎、受傷,導致局部血管壁薄弱,在血流衝擊下漸漸膨大而破裂出血。(圖/楊宜曉提供)

規律作息、避免三高 降低罹病風險

楊宜曉醫師也提醒,腦動脈瘤的形成往往難以察覺,隨著腦動脈瘤日漸膨大,破裂的風險也越來越高。民眾宜注意生活作息、減少刺激性食物、控制高血壓與高血脂、避免菸酒,從自我健康管理開始,降低動脈瘤發生及破裂的風險。

【延伸閱讀】

婦健檢揪出腦動脈瘤 血流導向裝置成功拆彈

常頭痛欲裂當心腦動脈瘤破裂! 醫:及時就醫死亡率也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8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對於有吸菸習慣的人而言,透過決心戒菸難度不小,但尋求醫療團隊協助,加上適當藥物治療,可更有效達到戒菸目的。一位73歲的張先生,煙癮超過40年,在報名戒菸班後,短短4周靠著意志力戰勝菸癮,同時也改善了過去神經痛的問題,並增進家人感情,發現戒菸後的益處良多。 張先生19歲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開學第一周,很多學童身心狀態還停留在放假的階段,沒辦法馬上適應校園生活,已經有家長發現孩子肩膀一高一低,並有肩頸痠痛問題,擔心有脊柱側彎的現象。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蔡森蔚主任表示,大部份的痠痛跟長期姿勢不良有關,小朋友平常可做做暖身操,維持良好的姿勢,才能健康上學去。要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高齡化已是全球趨勢,為了讓高齡友善城市能夠徹底落實在臺灣每個角落,國民健康署扮演著關鍵角色,發揮中央「倡議」(Advocate)、「促能」(Enable)及「媒介」(Mediate)等三大功能,帶領各縣市推動高齡友善城市。台灣的生育率偏低、人口老化速度非常快,1993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WhatsApp日前宣佈,每月活躍用戶人數已經達到 6 億人;LINE在台灣的用戶人數也破千萬,民眾幾乎每天都離不開通訊軟體!下班後即使眼睛疲憊不堪,仍依賴手機、電腦等3C用品與親朋好友聊天、聯絡感情,等於除了睡眠時間外,剩下的所有時間眼睛幾乎都離不開螢幕,導致長時間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