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從此不鼻塞! 鼻竇磁導航術助顏損者重生

從此不鼻塞! 鼻竇磁導航術助顏損者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60歲男子,因長期嚴重鼻塞且伴隨淚液分泌過多,起初以為是一般感冒,服用藥物後卻不見效果,眼見病症越趨嚴重,無法呼吸影響工作效能及日常生活,才決定至醫院求診。台北榮民總醫院鼻頭頸科許志宏主任表示,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患者篩竇內有顆大囊腫,原來他2年前因嚴重車禍顏面骨折,導致淚囊創傷、淚小管也阻塞,篩竇引流阻塞形成囊腫、鼻中膈穿孔,鼻內及鼻竇構造皆被破壞,不過因害怕再次動刀手術,遲遲不敢治療鼻塞的症狀。幸有鼻竇磁導航術,順利解除困擾患者多年的鼻塞及淚液過多的困擾。

傳統鼻竇手術的困境

許志宏主任說明,鼻竇炎意指鼻竇腔發炎,鼻腔周圍有4對空腔,分別為額竇、篩竇、蝶竇、上頷竇,一般鼻竇炎藥物治療3個月無改善,即定義為慢性鼻竇炎,建議手術治療。傳統鼻竇手術需從臉部或鼻孔劃刀,透過平面斷層掃瞄影像,及術中的實際解剖構造,將病灶的黏膜或息肉清除,不過,因擔心術後併發症,對於病灶較危險的區域,如近眼睛及顱底部位,多半採取較保守方式,不敢輕易碰觸,也是患者病症復發的原因之一,如需2次手術,也增加風險與傷害;然而上述患者因顏面骨折,造成鼻竇囊腫、淚小管阻塞、鼻竇結構變異,造成內視鏡手術困難。

新式3D鼻竇磁導航術更精確、更安全、減少復發

台北榮民總醫院鼻頭頸科引進鼻竇手術磁導航系統,針對2次或以上手術,或是鼻腔構造異常的患者時,可以透過3D影像迅速、精確的判斷病灶位置,增加手術精準度;許志宏主任強調,上述患者因過去的車禍創傷,導致鼻內構造不同,利用導航定位系統搭配內視鏡手術,過程中透過導航的指引,順利將囊腫摘除乾淨,同時穿通淚小管,留置導管由淚小管穿通到淚囊,目前已緩解鼻塞及淚溢症狀,順利回歸正常生活。

許志宏主任補充,現今器械設備日新月異,鼻竇手術能透過內視鏡手術搭配導航系統輔助,清楚立體定位,將病灶清除更徹底,減少復發的可能性,也能避免碰觸周圍重要構造,不僅提高手術安全性,醫療團隊信心提升,患者也更加放心。許志宏主任也提醒,術後2日內避免過度用力、提重物或劇烈運動,若有慢性鼻竇炎的症狀,應盡早就醫治療,減少生活中的不便。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8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日前監察院調查「免洗餐具及含錳不鏽鋼餐具衛生安全管理」案,針對案內所指「檢驗品項未臻全面完整涵蓋、抽驗件數也過少」等問題;食藥署表示,會責成各縣市衛生局,對於市售一次性使用紙製免洗餐具,及免洗筷、重複性及一次使用之塑膠類食品容器具等產品,其標示及衛生安全列入重點查核及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最近天氣寒冷,有不少人都因此而感冒了;就有一名年近八旬老翁,不知道有攝護腺肥大問題,沒想到因為感冒,吃了感冒藥之後,竟無法排尿,進一步就醫檢查,才發現攝護腺大到160克,是正常人的8倍之多!收治該名老翁的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林明鴻醫師表示,冬天因氣候寒冷,容易讓毛細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位40歲女性,一年前因車禍引發頸椎甩鞭症候群,以及椎間盤移位併神經根病變,經物理治療後,神經壓迫症狀改善,但肩頸部位疼痛時好時壞,無論物理治療、按摩推拿或藥物治療都無法徹底改善。經醫師建議使用增生療法,一周後肩頸疼痛狀況大幅降低,且不再發生,大大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台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69歲患有B型肝炎的陳先生,因身體沒有任何異狀,未定期到醫院進行追蹤,直到日前突然食慾變差,臉色也變得蠟黃,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其B型肝炎急性發作,導致嚴重的黃疸、肝功能異常,甚至肝臟衰竭,一度面臨換肝的命運,所幸及時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目前已出院返家休養。台北市立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