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情起伏不定 恐因焦慮症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17歲的女生,學校排名前五名,是個積極樂觀的小女生,但每當面臨考試總是會肚子痛、不好入眠且容易感冒,當考試結束,不適症狀則消失;精神科醫師指出,正值國、高中升學階段的學生,因面臨基測、學測、指考甚至大學面試等升學競爭壓力下,可能會導致壓力接踵而來,當壓力接踵而來產生的焦慮,若沒有適時的抒發,則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中,而引發更不堪的結果,不得不慎。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精神科陳逸群醫師表示,焦慮的解釋為莫名、無緣無故的緊張,而心理學上的解釋是壓抑住對某個事件的緊張,患者會採取「災難性的思考」,把疾病想得太嚴重,或覺得事件會演變成大災難,如一有發燒症狀就擔心是肺炎,一個地震就想成房子即將要垮掉等,導致無法好好入眠等症狀。常見的焦慮症可分為恐慌症、社交恐懼症、強迫症及慮病症等類型。

陳逸群醫師進一步解釋,因突然且反覆發作的極度不安感加上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頭暈等為恐慌症;在面試、口試時上台講話腦子一片空白,對一般的社交場所產生逃避心理為社交恐懼症;腦中重複一直出現如怕髒、怕做錯等想像,以致重複做一些如洗手、檢查等,來克服強迫意念則稱為強迫症;而當身體出現病痛如腹瀉、胃痛等症狀,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花時間到處找醫師,經常請假不上班、上課等稱為慮病症。

陳逸群醫師呼籲,避免焦慮症上身必須跳脫災難性的思考,學習漸進式肌肉放鬆,平時培養運動的習慣,適度的跟家人及朋友分享快樂悲傷,也能讓情緒能找到抒發的管道,若症狀仍無法改善,可至精神科或透過心理師等專業人員的幫助,進行行為或是藥物治療,讓自身精神能更舒緩,疾病能更早得到控制。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33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枕邊人打呼吵得我睡不好!當心他們很可能罹患了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睡覺打呼,就算睡很久都睡不飽,醫師說,只要接受睡眠檢測,就能確認是否患病,並能進一步考慮治療方式。年紀越大患病機率越高 還有23倍心肌梗塞風險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常見慢性疾病,年紀越大,患病機率越高。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79歲女士,因高血壓、高血脂病史,定期接受追蹤檢查,某次檢查意外發現心臟瓣膜嚴重狹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團隊啟動介入,並與家屬討論相關疾病的資訊,讓家屬決定接受更換心臟瓣膜治療,患者術後逐漸改善日常生活;奇美醫學中心外傷科主任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大腸癌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一名56歲林先生接受糞便潛血檢驗為陽性,前往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及小瘜肉摘除術。回診病理報告皆為良性腺瘤,醫師建議半年後追蹤大腸鏡,對此他很疑惑,因為隔壁鄰居也有類似情形,卻是五年後再追蹤即可;安南醫院消化科醫師黃文威指出,為何有人需要一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