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鏡怎麼做才正確? 醫提出這幾點關鍵要素!

大腸鏡怎麼做才正確? 醫提出這幾點關鍵要素!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大腸癌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一名56歲林先生接受糞便潛血檢驗為陽性,前往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及小瘜肉摘除術。回診病理報告皆為良性腺瘤,醫師建議半年後追蹤大腸鏡,對此他很疑惑,因為隔壁鄰居也有類似情形,卻是五年後再追蹤即可;安南醫院消化科醫師黃文威指出,為何有人需要一再追蹤檢查,關鍵在於清腸是否正確。

檢查前腸道準備不足 當心病灶擋住被忽略

黃文威醫師表示,瘜肉從無到有到長大到癌變通常要好幾年,大腸鏡的保護力理論上可以有一、三、五年不等,和個人體質、生活習慣、息肉特性等等有關,但為何卻常常需要追蹤呢?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檢查前腸道準備不足,檢查時腸腔裡還有食物、糞渣,導致無法完整檢查腸壁黏膜。可能有病灶被擋住沒看到,只好縮短追蹤時間,加上又清不乾淨而重做。

清腸藥檢查前四小時喝 需搭配足夠水

腸道準備包括飲食控制和瀉藥使用,檢查前兩三天要採低渣飲食。黃醫師說明,纖維多、筋肉、籽、油膩、難消化的食物都要避免。清腸瀉藥使用需遵照衛教指示,常見錯誤是喝藥時間不對或是水分攝取不夠,通常檢查前四個小時左右喝瀉藥是比較恰當的時機,太晚喝的話,要檢查了還沒排完;若太早喝,即使本來有清乾淨,久了還是會有上端腸液和膽汁陸續流下來問題,而清腸藥物要搭配足夠水分才能發揮最佳效果,大約每次要有1500到2000毫升的水分最適合。

低渣飲食確實做好 確保大腸鏡檢查品質

黃文威醫師強調,大腸鏡做完如果清不乾淨,要檢討是哪部分出問題,若是鏡檢中,看到水果籽或食物殘渣,多半是低渣飲食不確實,如果各段腸壁都有糞渣殘留,那應該是水分不足,倘若下段乾淨而越上段越髒,大概是太早喝瀉藥了。知道原因改進後,下次就有高品質的大腸鏡檢查,如此才能跳脫惡性循環,獲得大腸鏡應有正常的保護力。

【延伸閱讀】

70歲嬤腹痛誤認腸胃炎 檢查才知晚期肝癌

乳癌放療恐致皮膚炎? 保濕修護霜提升醫療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4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顏至陽報導)愛爾蘭有名34歲的楊姓女子,因為發現經血流量突然增大,經過當地醫生診療後發現為子宮肌瘤導致,並告知楊女開刀可能導致不孕,因此只依靠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的副作用也讓楊女不易受孕。楊女回到台灣後尋訪婦產科,得到與愛爾蘭醫師同樣的說法,楊女只得接受每個月極為不適的經期。 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48歲的黃小姐,年初時瘋狂用手機看影片,眼睛開始會感到模糊,要把手機拿遠一點才看得清,起先不以為意,近日就醫檢查才發現,老花度數竟然爆增。根據調查,民眾對老花眼的認知普遍不足,將近半數的民眾不知道老花度數會隨年齡增長,三成以為老花就是遠視,多數人更認為老花只是老年人的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國內唯一橫跨製藥、醫材、醫療服務、護理、化粧品、保健食品、防疫清潔、醫療周邊等面向的「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日前舉行頒獎典禮,邀請了近百位台大、長庚、三總、榮總等40多位醫院院長投入醫療院所類審查,最終評選出3金6銀18銅,共27個團隊獲獎。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媽媽們是否在育兒時常聽到孩子說牙齒痛,但醫師檢查後卻說沒有蛀牙,牙齦也非常健康,而且媽媽每天也確實替寶寶做好口腔清潔,那麼,究竟為什麼沒有蛀牙還會牙齒痛呢?專家說,這些都與「年齡」有關,而且,當被細菌感染時,疼痛感還會加劇! 沒蛀牙  怎會牙痛? 北市1名育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