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心肌梗塞也可能會不痛不癢,好糟糕!用4招,教你判斷出現異狀了...

撰文/李彥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心肌梗塞也可能會不痛不癢,好糟糕!用4招,教你判斷出現異狀了...

心肌梗塞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令人聞風喪膽,而這個疾病發生常常過於突然,讓人措手不及,來不及應對。

我們知道,心肌梗塞發生的前兆有胸悶、胸痛、喘不過氣,甚至蔓延到肩頸部位的疼痛感。如果,連這樣的警訊都未出現,甚至並不明顯時,該如何察覺心臟已經出現異狀了呢?

 

年齡與慢性疾病的影響

心肌梗塞也可能會不痛不癢,好糟糕!用4招,教你判斷出現異狀了...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吳炯仁說明,發生無痛性心肌梗塞的原因,與年紀和本身有無慢性疾病史,有絕對的關係,常見的族群大概分為以下4種:

1.年齡:吳炯仁醫師指出,許多年齡較長者,平常活動力不足,加上本身有狹心症,或者自主神經的反應性變差而導致。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疼痛知覺相較於一般人較差,有交感神經痛覺纖維的病變,痛覺傳送的時候受阻,會有疼痛延緩的狀況。

3.腦循環障礙與心臟病併發症:嚴重的暈眩與心律不整,會有腦供血不足、缺血缺氧,感覺遲鈍並降低疼痛的反應;心肌梗塞發生時,若是併發了休克、嚴重心臟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狀,通常這些併發症所引起的疼痛感,會遠大於心臟不適的感覺,形成無痛的假象。

4.下壁心肌梗塞:心肌梗塞的部位為心臟內兩條主要的動脈,位置會依情況而有所不同。吳炯仁醫師說,下壁心肌梗塞沒有明顯的胸痛現象,取而代之的是腹部疼痛、噁心,常被誤以為是腸胃方面的問題。

 

主要與其他部位的症狀

心肌梗塞也可能會不痛不癢,好糟糕!用4招,教你判斷出現異狀了...

吳炯仁醫師提醒,年齡較長者,患有慢性或心臟相關疾病者,如果出現了上腹部脹悶、噁心、胸悶、心律不整、突然心悸等,一直未見好轉,建議趕緊至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另外,有時候不適感並不只侷限於心臟周圍,也有可能蔓延到肩頸部、牙齒的部位,造成肩膀痠痛、脹痛、牙齦腫痛,甚至影響的是下半身,腿部、腳趾的位置,範圍之大,屬於危險群族者,平常就應多加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延伸閱讀】

容易疲倦、貧血,血癌前兆!

手痠、舉不高,原來肌腱斷掉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國內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疫苗需求迫在眉睫。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天表示,慈濟基金會遞案申請專案採購疫苗捐贈予政府一事,經評估後,將成立慈濟採購捐贈疫苗專案。慈濟基金會稍早回應,感謝政府的允諾為慈濟疫苗的取得跨出了關鍵的一步。慈濟基金會透過新聞稿表示,慈濟於6月23 日遞交疫苗申購案後,於同月...

閱讀詳情 »

台積電和鴻海永齡基金會,可正式代表台灣洽購BNT疫苗,慈濟基金會也想循此模式辦理,行政院政委兼發言人羅秉成今天表示,經評估後,決定循台積電和鴻海永齡基金會的專案模式,成立慈濟採購疫苗捐贈專案。羅秉成上午在政院會後記者會中表示,慈濟基金會6月23日提出申請,表示有意採購BNT疫苗捐給政府,26日總統蔡...

閱讀詳情 »

加上昨天到貨的41萬劑的莫德納疫苗,台灣總計已經獲得526萬劑疫苗。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希望在8月底前會有1000萬劑疫苗到位,能讓全國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人口達60%。關於疫苗開放給更多對象施打,由指揮官陳時中14:00記者會說明。(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國外接種不被認可 28機組員...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三級警戒一個多月了,不少人因為疫情出現心理狀況,但想尋求心理諮商卻被迫中斷或碰壁。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1)日指出,推估全台已有5萬名民眾的心理諮商受疫情影響被迫中斷,其中包含3萬名卡在「未滿18歲遠距(通訊)諮商不合法」的學生,要求政府盡速放寬限制。衛福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