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恐佈!容易發生肩難產的10大高危險族群 |媽媽寶寶

 

容易發生肩難產的10大高危險族群

在產檯上會發生的狀況很多,即使現代醫療技術精良,還是有很多無法事前預測的產科急症,而肩難產就是醫師可能會面臨的重大挑戰。目前為止,肩難產的風險很難在產前預測出來,如果生產時發生肩難產,胎兒可能骨折,嚴重者會造成臂神經叢損傷,甚至缺氧死亡。

恐佈!容易發生肩難產的10大高危險族群 |媽媽寶寶

文/陳珮瑜 採訪諮詢/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弘治 攝影.化妝髮型/Bingo Bunny賓果邦尼攝影插畫/鍾如娟

肩難產的徵兆

由於肩難產是屬於主觀判斷,當胎頭伸出來,但因為肩膀卡住,又縮回去,就像烏龜一樣,因而稱為「Turtle Sign」,就會判定為肩難產。而醫師接生時需要將寶寶外迴轉,使其臉朝下配合媽媽骨盆曲線,當寶寶外迴轉後卻無法娩出,也是肩難產的徵兆。胎兒當時尚未能用肺呼吸,仍依賴臍帶,當胎頭縮回去時並不會被悶住,但若是在母體內太久,臍帶被壓住,會導致缺血缺氧而死亡,或發生病變。

容易發生肩難產的高危險族群

1、巨嬰症

統計資料顯示,肩難產案例最常見的是巨嬰症,胎兒若預測體重超過4,500公克,就是高危險因子,發生肩難產的機率約15%。但4,000公克以下的寶寶也有發生肩難產的案例,因此,徐弘治醫師認為,不一定胎兒過大就會出現肩難產,也不一定胎兒小就能順利生產,有50%的肩難產胎兒出生體重小於4,000公克,這只是發生機率與比例問題。

2、高齡初產婦

35歲以上的產婦因為肌肉組織彈性較差,加上營養狀況良好,生下巨嬰的機率高,也容易造成肩難產。

3、前胎是巨嬰

曾經生過巨嬰寶寶,之後再產下巨嬰寶寶的機率較大。但有時是父母身材都高壯,造成寶寶過大。

恐佈!容易發生肩難產的10大高危險族群 |媽媽寶寶

4、糖尿病

孕婦本身有糖尿病或是妊娠糖尿病,若是血糖控制不佳,胎兒過大,肩難產的機率會增加。

5、胖媽媽

若是產婦BMI值大於25kg/m2,由於脂肪較厚,胎兒較大,容易造成肩難產。

6、第二產程延遲

經產婦平均分娩時間大約1小時,初產婦約2小時,但現在營養豐富,胎兒普遍較大,因此可能延長產程,造成第二產程延遲,需要藉由產鉗或真空吸引處理,可能會發生肩難產。

7、經產婦生育多次

生育過多次的媽媽,寶寶可能會越生越大。

8、過期懷孕

超過預產期,懷孕達42週的孕媽咪,肩難產的機率會增加到30%。

9、男嬰

一般而言,男嬰體重比女嬰重,體重超過4,500公克的機率較高,因此,懷男寶寶的媽咪風險也較大。

10、懷孕期間體重增加過多

孕期體重增加過多,除了媽媽產後瘦身不易,也容易養出過大的胎兒。

 

恐佈!容易發生肩難產的10大高危險族群 |媽媽寶寶

※原文刊載於2015年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惡」視力!不只國外研究發現,疫情期間學童近視案例明顯增加,光6到8歲孩童,與前5年相比,去年近視率增加了1.4到3倍之多。國內更有眼科門診收治案例,小孩子的近視度數在3級警戒期間,短時間內就飆增破百。 陳小妹妹在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之前,近視約100度左...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 李新琳/台北報導 第二批BNT疫苗今(9)日上午6點18分已經運抵桃園國際機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宣布,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這第二批BNT疫苗共91萬劑,疫苗效期到明年1...

閱讀詳情 »

第二批BNT疫苗91萬劑今日清晨5時41分抵台,總統蔡英文再次感謝鴻海/永齡基金會、台積電、慈濟基金會捐贈疫苗。Delta變異株進入社區,蔡英文表示「嚴陣以待」,也正在加速疫苗施打,大家也要互相提醒落實防疫措施,若出現症狀請停止上班上課。鴻海/永齡基金會與台積電、慈濟採購捐贈BNT疫苗,繼首批93萬...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幼兒園及社區的Delta變異株群聚個案最新再多4例,不但染疫大樓相關匡列接觸者的裝修工夫妻兩人確診,就連與埃及爸同日返台的哥哥及表哥也陰轉陽確診,這一波究竟可能源頭是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9)日從發病日最早者研判,認為目前有兩個可能性,一是幼兒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