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恐怖!別以為不在孩子面前抽菸就沒事?!錯了!三手菸比PM2.5還要毒(快點轉發)

恐怖!別以為不在孩子面前抽菸就沒事?!錯了!三手菸比PM2.5還要毒(快點轉發)
 
沒抽還吸到的二手菸,還有看不見的三手菸,潛藏著你不知道的危機!
 
Photo/www.dailymail.co.uk , 責編/Judy
 

別在孩子面前抽菸就沒事?你看不見的”三手菸”

孩子書讀不好,跟你或家人抽菸有關,你相信嗎?根據美國1988至1994年間的研究,在三手菸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不只易有呼吸道疾病(如氣喘、過敏),甚至影響智力發展,使孩子的認知、閱讀能力、空間感、數理概念都比同年齡、家中無吸菸者的孩子低了2成。

菸品的煙霧中有超過7000種化學物質,其中數百種的成分具有毒性,約70種成分會致癌。「菸害」會增加孩子罹患呼吸道感染、氣喘、耳道感染、眼睛發炎、腸絞痛和嬰兒猝死症的機率,甚至會增加未來罹患癌症的風險。

你或是家人還在吸菸嗎?以下讓您了解,二手菸、三手菸可能帶來你家庭的危害是什麼?

你沒抽,卻從身旁吸入了二手菸

二手菸又稱被動吸菸,是指不抽菸的人,吸取吸菸者噴吐菸霧的行為。一般說來被動吸菸15分鐘或以上,就認為暴露於二手菸中。有些吸菸者會採取某些措施保護其他人,例如:打開窗戶吸菸,跑到其他房間吸菸,打開電扇吸菸,不在孩子或家人面前吸菸,以為這樣就不會造成傷害,或使傷害大大降低。但這是錯誤的放心,殘留的三手菸正在持續傷害中。

沒在家人或孩子面前抽菸,但身上的菸味卻成了三手菸害

三手菸指菸草殘餘化學物質,附著身上及物品,毒性物質便四處傳播。研究證實,在家吸菸造成有毒物質,持續高濃度的殘留,即使菸熄滅很久了,這些物質會在各種表面上,像是你家中的桌椅、地板、牆壁、衣廚、衣服、澡盆、馬桶、傢俱,甚至頭髮和皮膚……,它以微粒的形式,形成一層附著物,也可附著於飛塵上或成為揮發性的有毒複合物,經過數天、數周、數月,飄散到空氣中。你知道嗎?你抽一天的菸,有很長的時間,會讓你出入這個空間的人都暴露在菸害當中。這些物質在低濃度就具有毒性,包括數種一級致癌物。

三手菸的毒物小到比PM2.5還小,甚至使用空氣清淨機也是多餘

三手菸毒物僅有PM1,易從皮膚被吸收,即使除去菸味、開啟空氣清淨機、清洗衣物都無法有效去除毒物,若是附著在親子背帶、安全座椅與奶嘴,都是隱藏在日常生活中成為傷害寶寶的物品,更容易被寶寶就這樣吃下肚子裡去了,甚至就從皮膚吸收掉。

在歐美國家是明文禁止,在有嬰幼兒的車輛裡抽菸,以防止菸害毒害寶寶喔。

二手菸、三手菸對幼童的傷害

  1. 嬰兒會增加發生猝死症的風險。
  2. 會影響嬰兒腦部功能,干擾正常的呼吸。
  3. 孩子易咳嗽或打噴嚏、罹患氣喘或加重症狀、刺激耳咽管導致感染中耳炎。
  4. 讓孩子肺功能較差,容易罹患如支氣管炎、喉頭炎或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5. 孩子在數學、閱讀與邏輯的測驗成績較差,也更容易成為終生吸菸者,未來罹患癌症、喝酒、濫用藥物與發生問題行為等風險升高。

你的一手菸,將換來損害幼兒智力發展的三手菸,為了下一代戒菸就從今天開始!

  • 「菸害防制法」新規定自98年1月11日實施。
  • 室內公共場所與室內三人以上共用工作場所,全面禁菸(第15條)。
  • 孕婦不得吸菸(第12條)。
  • 任何人不得強迫、引誘或以其他方式使孕婦吸菸(第13條)。
  • 於孕婦或未滿三歲兒童在場之室內場所,禁止吸菸(第17條)。

恐怖!別以為不在孩子面前抽菸就沒事?!錯了!三手菸比PM2.5還要毒(快點轉發)

Photo/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寶貝來小叮嚀

  1. 寶貝孩子的健康,即便是二手菸三手菸都有很大的影響。
  2. 孕婦不吸菸;可降低生出低體重兒、嬰兒猝死症、發生學習障礙或腦性麻痺的風險。

 

【延伸閱讀】

分不清是感冒還是流感?感冒不是病,流感會要命~ 

原來這就是「成長痛」?還可能發生在學齡前幼兒身上… 

黃瑽寧醫師 :把握這四大要點,逆轉寶寶異位性皮膚炎!

 

本文出處,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寶貝來育兒經・育兒放寬心》;《寶貝來育兒經・育兒放寬心》粉絲團】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57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42例本土個案及136例境外移入(107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42例本土病例,為230例男性、21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昏昏的、脹脹的、頭重腳輕?還是感覺天旋地轉、走路不穩、地震般晃動?甚至於是噁心嘔吐呢?頭暈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國內神經科門診就常見各個年齡層的民眾找上門求助,醫師就提醒,一定得找到頭暈原因,才能有效治療。 頭暈最常見的是眩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近年來,除了牙齒健康外,世人對於牙齒美觀意識也逐漸抬頭,看牙不再僅是治療,也需要兼具臉部整體美感。但當患者有美齒需求,往往擔心假牙美觀與心中的期待不符合。現今可透過數位全口掃描設備,取代傳統紀錄患者牙齒型態的印模方式,數位化設備更能為患者量身訂做完美的全瓷牙冠,讓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人生活型態,上班時間盯電腦螢幕、空閒時又低頭滑手機,常常聽到不少人抱怨眼睛酸澀,看東西越來越模糊,想要解救眼睛過勞,中醫師涂育維建議,其實可以先按摩肩頸,因為中醫觀察認為,肩頸痠痛與眼睛酸澀常常會相互的影響。 台灣門診中,特別常見工作要長時間看近物的上班族,最易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