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恐截肢 老婦「脊髓電刺激」重拾笑容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70多歲的陳老太太,患有糖尿病多年,下半身總是感到疼痛,卻始終隱忍,一日與子女談天時,臉色突然沉重,出現痛苦表情,孩子這才發現事態嚴重,追問下,才曉得母親已承受這樣痛苦一年多,子女原本希望藉脊椎手術改善,但術後仍無法減輕疼痛,半年前經由醫師建議,透過脊髓電刺激療法治療,才順利緩解疼痛,找回母親臉上的快樂笑容。

莫名疼痛對民眾來說,可能影響睡眠品質及工作,不僅是長期的精神折磨,也會阻礙日常生活作息紊亂,甚至罹患憂鬱、焦慮等心理疾病。中山醫學大學附醫神經外科主任劉榮東說明,民眾因脊髓損傷或慢性疾病出現「頑固性疼痛」,這類型疼痛主要分為脊髓神經受損的「神經性疼痛」,與其他慢性疾病所引起的「非神經性疼痛」,後者若因血液無法充分供給下肢,又稱為「缺血性下肢疼痛」,若不適時處理治療,可能導致傷口潰爛,嚴重甚至面臨截肢危機。

「神經性疼痛」是腰部受到壓迫,疼痛感覺會由腰部向下肢傳遞;而「非神經性疼痛」則是由下肢往上傳遞。劉榮東解釋,根據統計,像陳老太太這類因糖尿病引起的「缺血性下肢疼痛」約占30%,顯現慢性疾病可能造成頑固性疼痛的嚴重性;若因為下肢組織受損,且經過六個月治療,包含藥物、手術或復健,仍無法改善疼痛者,則可考慮透過「脊髓電刺激療法」治療,以外科手術將電極導線置入脊髓腔,固定在對應的脊髓神經上,透過晶片調整電流量刺激脊髓神經,阻擋傳達疼痛訊號,進而讓疼痛感緩解;也可增進血管擴張暢通,大大降低截肢機率。

相較於脊椎手術,「脊髓電刺激療法」風險較低、併發症較少,平均87%患者都可獲得疼痛緩解,減少50%以上的疼痛比例。劉榮東解釋,「脊髓電刺激療法」仍屬自費,材料費用是一大考量,建議先經由專科醫師全方位審慎評估與溝通後,再接受此手術;若已接受「脊髓電刺激療法」患者,仍須定期回診,以確保晶片發揮最佳作用。醫師最後提醒民眾,隨著今年二代健保上路,民眾務必珍惜健保資源,才能讓真正需要幫助的患者獲得適當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162

相關推薦

行房後小腹悶痛別輕忽!婦產科醫師提醒,女性朋友如果在性行為後不久,下腹莫名感到劇烈疼痛,同時伴隨有噁心、想吐等症狀,要小心可能是黃體囊腫破裂,引發腹腔出血所引起!且除了性行為外,婦女同胞若是在從事馬拉松、拳擊等劇烈運動後,出現上述症狀者也要特別當心,應迅速就醫、釐清病因較有保障。 黃體囊腫是女性正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北市衛生局統計3萬多筆夫妻孕前健檢報告,發現精蟲活動力不足是逾1成8受檢男性的問題;部分女性也有披衣菌感染,或是缺乏德國麻疹及水痘病毒抗體等問題。孕前健檢有助發現不孕因素 及早因應北市聯合醫院婦產科詹景全醫師建議,儘早參加婚後孕前健康檢查。門診中有夫妻多年不孕,檢查報告...

閱讀詳情 »

    看準中部商機 米秝琪診所引進AI植髮機器人 (記者張耀元台北報導) 28歲的陳先生從事保險業務,當完兵出社會後開始嚴重掉髮,擦了生髮水也不見效,去年甚至發現前額的髮際線幾乎快後退到頭頂上。剛開始並不以為意,沒想到有次幫一群年輕客戶介紹保單時,竟被他們誤認是”阿...

閱讀詳情 »

愛憋尿、水喝太少?小心泌尿道感染反覆發作!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羅啟文醫師表示,日前門診就收治1名30歲的百貨專櫃吳小姐,因排尿時刺痛、出現血尿,下班後緊急掛急診就醫。經檢查才發現,原來吳小姐因為工作關係經常憋尿,造成反覆性泌尿道感染的問題,而且上述症狀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 愛憋尿、水喝太少?小心泌尿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