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頻尿、血尿?拒絕泌尿道感染反覆發作,記好6要點預防

愛憋尿、水喝太少?小心泌尿道感染反覆發作!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羅啟文醫師表示,日前門診就收治1名30歲的百貨專櫃吳小姐,因排尿時刺痛、出現血尿,下班後緊急掛急診就醫。經檢查才發現,原來吳小姐因為工作關係經常憋尿,造成反覆性泌尿道感染的問題,而且上述症狀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

頻尿 血尿?拒絕泌尿道感染反覆發作,記好6要點預防

愛憋尿、水喝太少?小心泌尿道感染反覆發作!

受天生生理結構影響 女性比男性易罹患泌尿道感染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羅啟文醫師表示,女性朋友受到天生生理構造影響,因會陰部、尿道和肛門距離非常接近,且尿道較男性短,因此本就比男性更易罹患泌尿道感染。

倘若,婦女朋友又有憋尿、不當的衛生習慣。或者,因為步入更年期後,受到女性荷爾蒙減少,泌尿道對於外在病菌的防護力變弱影響,更容易導致泌尿道、膀胱發炎等感染問題找上門。

根據普查研究,女性罹患無症狀菌尿症的比例,會隨著年齡提升而逐漸增加,平均每增加10歲左右,發生菌尿症比例就會上升1~2%。此外,也有研究統計發現,在24歲前有近30%的女性曾因泌尿道感染需要藥物治療,而50%的女性一生至少會得到1次泌尿道感染。

頻尿 血尿?拒絕泌尿道感染反覆發作,記好6要點預防

羅啟文醫師表示,一般來說,臨床上面對疑似有泌尿道感染問題的患者,第一時間會安排做尿液常規檢查,來釐清病因,以決定治療方式。(圖片/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羅啟文醫師提供)

別小看泌尿道感染潛在危害!不只頻尿、血尿,更可能引發敗血症

但要提醒的是,即使有高達半數的女性,一生至少會得到1次泌尿道感染。可是婦女朋友,仍不能小看泌尿道感染,所帶來的潛在健康危害!事實上,泌尿道感染除了會造成頻尿、尿急、排尿刺痛灼熱、血尿,以及尿有異味、尿液混濁、尿不乾淨、發燒、畏寒、下腹部脹痛等常見症狀外。嚴重時,甚至還可能演變成腎盂腎炎,引發敗血症,導致休克的發生。尤其是,若民眾本身罹患有排尿功能障礙、糖尿病,或免疫力較弱,出現以上症狀的風險更高,其潛在的健康危害,絕不容小覷!

因此,羅啟文醫師呼籲,像上述案例中的吳小姐一樣,有反覆性泌尿道感染問題,也就是半年內感染2次,或者一年內感染3次,且治療完全後又發生感染的朋友,一定要積極治療,並多加留意自身泌尿道健康狀態,加以預防較有保障。

泌尿道感染怎麼治療?判斷感染細菌種類,是正確用藥關鍵

羅啟文醫師表示,一般來說,臨床上面對疑似有泌尿道感染問題的患者,第一時間會安排做尿液常規檢查,依尿液的白血球、白血球反應及亞硝酸鹽反應等,來判定是否有發炎和細菌感染,再進一步決定是否開立抗生素治療,緩解其症狀。

頻尿 血尿?拒絕泌尿道感染反覆發作,記好6要點預防

想要避免泌尿道感染發生,建議每日應攝取2000c.c.的水分,並避免憋尿。。

而針對年長女性,或者反覆感染者,則會進一步做尿液細菌培養。在查明細菌的種類後(75~90%的泌尿道感染都是大腸桿菌),會依據患者病症原因,給予適合的抗生素,或合併注射治療。如果患者合併有發燒、畏寒的症狀,則必須額外加做血液檢驗。

避免泌尿道感染反覆發作 日常謹記6要點預防

羅啟文醫師也提醒,想要避免泌尿道感染影響生活品質,除了有泌尿道感染的症狀,且發生發燒、畏寒等症狀,應盡速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外,其實民眾平時謹記以下6大居家自我保健要點,也能有效預防:

1.每日應攝取2000c.c.的水分。

2.不要憋尿,如廁後應由前往後擦拭。

3.避免穿過緊的內褲或長褲。

4.洗澡採淋浴,避免泡澡。

5.性行為前後應喝水,並排空膀胱。

6.內褲、護墊勤更換,會陰部保持乾燥清潔。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0/737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台北市衛生局推出「二代健康卡」,結合「篩檢集點換現金」和「健康雲端服務」兩大功能,並與已開始發行的多功能「台北卡」結合,成為第1個使用台北卡作為證卡的市政服務,未來市民只要一卡在手,就能擁有健康篩檢集點換現金、健康雲,以及其他社福相關市政服務。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林奇宏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照護長者健康,新北市衛生局將於5月5日起,在全市舉辦7場「長者健康活力秀」分區競賽及1場總決賽;該局希望29區的長輩可以一起共襄盛舉,落實在地健康老化的概念。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102年3月份新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有35萬8434人,佔該市人口的9.09%,亦佔全國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手拿筆法成熟的圖畫,就讀國小一年級普通班的小碩,口齒清晰地介紹著自己每一幅畫作,活潑的個性與靈活的反應,完全看不出他從小是個顎裂患童,更曾因太晚進行顎裂手術而無法清楚言語、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幼稚園時期甚至被診斷為「遲緩兒」。小碩自小左右臉嚴重不對稱,並患有顎裂,因為家裡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